“流量”成“留量” “三色名片”解鎖“寶藏寧夏”新玩法-新華網

“流量”成“留量” “三色名片”解鎖“寶藏寧夏”新玩法

2025-09-08 17:36:26
來源:經濟參考報

  剛過去的這個夏天,當英仙座流星雨劃過夜空,在被稱為“星星的故鄉”的寧夏,無數“追星人”或躺於浩瀚的騰格裏沙漠,或站在巍峨的賀蘭山之巔,感受星空與大地交融的震撼。

  近年來,寧夏挖掘“黃河、沙漠、葡萄酒”三大核心特色資源,在“實”“深”“新”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天下黃河富寧夏”綠色名片、“寧夏歸來不看沙”金色名片和“世界葡萄酒之都”紫色名片等三張世界級旅游名片,變“流量”為“留量”,推動文旅産業高質量發展。今年上半年,全區累計接待國內游客4701.78萬人次,旅游花費365.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27%和5.08%。

  探索黃河生態之美

  寧夏,是全國唯一一個全境屬於黃河流域的省份。隨着地勢的高低起伏,黃河在滋養這片土地的同時,也留下許多令人驚嘆的絕美風光。

  “2024年我們接待游客103.12萬人次,收入3809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8.43%和31.48%,充分體現了黃河文化的巨大吸引力。”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區市場營銷部部長哈進説。

  在寧夏,文旅融合正帶給黃河文化更多復興機遇。一些黃河古村成為熱門景區:青銅峽市大壩鎮韋橋村坐擁四條穿村黃河古渠,不少村民將閒置院落改造成民宿、農家樂,踐行農旅融合;中衛市沙坡頭區常樂鎮大灣村被改造成知名高端文旅産品“黃河宿集”,“一房難求”;被稱為“寧夏黃河第一村”的南長灘村走出封閉,成為遠近聞名的自駕游營地。

  同時,源自南來北往客商不同飲食文化碰撞、交融形成的“吳忠早茶”,成為美食“新名片”;傳承千年的黃河古瓷知名度越來越高,匠人們每天都為訂單忙碌着;羊皮筏子也從交通運輸工具,變成炙手可熱的文化體驗産品。

  邂逅沙漠與星空的浪漫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代大詩人王維筆下蒼茫荒涼、雄渾壯闊的大漠景觀,是寧夏擁有的獨特旅游資源。作為我國沙漠旅游先鋒開拓者,寧夏中衛沙坡頭景區並未止步於傳統沙漠旅游項目。2020年,沙坡頭景區沙漠星星酒店一期項目建成投運,串聯起沙漠與星空這兩個大自然對寧夏最慷慨的饋贈。據沙漠星星酒店辦公室負責人劉旭輝介紹,除了觀星、沙療等項目,游客入住酒店還能體驗旅拍、親子沙漠徒步等,酒店常年一房難求。

  2024年,中衛市政府推出“青春漠漠搭”文旅新IP,在沙漠中投建帶獨立衛浴的帳篷基地,配套音樂節、藝術活動、觀星裝置等,吸引預算較低的年輕人。“去年帳篷的入住率接近90%,政府投資的成本也已經收回來了。”劉旭輝説。

  今年8月,2025星空旅游高質量發展交流活動暨寧夏星空旅游大會在沙坡頭景區舉行,發布了寧夏四季觀星地圖及追星指南,並開展六項主題活動打造星空盛宴。寧夏回族自治區文旅廳副廳長武裕國説,星空露營、沙療康養、天文研學等多元産品蓬勃發展,讓寧夏的星空旅游真正實現了從“仰望星空”的浪漫情懷,到“腳踏實地”的産業繁榮。

  除與星空“攜手”,寧夏沙漠旅游景區還在創新“玩法”。5A級景區沙湖在冬季推出“破冰之旅”,讓游客邊聆聽船體輕壓浮冰的脆響,邊欣賞沙、水、鳥美景;黃沙古渡景區則推出以“大漠黃河 落日長歌”為主題的沙漠文旅活動,帶領游客開啟沉浸式音樂之旅。

  酒旅融合帶來獨特體驗

  沿着寧夏賀蘭山東麓驅車前行,一個接一個風格各異的葡萄酒莊漸次映入眼簾,游客們“聞香而來”,享受融合美酒、美食與美景的酒莊之旅。

  在西鴿酒莊,無論是由20多萬塊戈壁石頭建成的酒莊建築,還是有着巨大發酵罐、進口灌裝線和橡木桶的生産區域,抑或是能看見日出日落、漫天星空的酒店露天陽&,都成為游客“打卡”熱門地。而專門的品酒室以及能邊品酒邊吃美食的餐廳則讓他們流連忘返。

  寧夏賀蘭山東麓地處北緯38度左右的釀酒葡萄種植“黃金地帶”。經過40多年的發展,這裡已成為世界葡萄酒版圖上一顆璀璨的新星,建成酒莊130家。目前,寧夏擁有2A級以上酒莊22家,年接待游客超過300萬人次,先後榮膺“世界十大最具潛力葡萄酒旅游産區”“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

  “酒旅融合已經是行業共識,當消費者漫步葡萄園,參觀釀造車間,了解葡萄酒文化,親身感受産區的風土魅力,這種沉浸式互動能自然建立起對産品的信任。”志輝源石酒莊創始人袁輝説。

  寧夏酒旅融合的文章仍在續寫。在圖蘭朵小鎮、賀蘭山宿集、鴿子山葡萄酒小鎮等一批葡萄酒旅游綜合體裏,品酒派對、創意市集、篝火晚會等體驗項目,為游客帶來更加豐富多元的葡萄酒主題度假體驗;在紅酒馬拉松賽等一批動感體驗新業態中,全國“跑者”穿梭於酒莊和葡萄園之間,體驗一場別具一格的“醉美”賽事。(參與:蘭霞)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