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8月29日電(記者馬麗娟)29日上午,第七屆中阿博覽會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交流會專場活動——中阿荒漠化防治交流合作國際研討會在銀川舉行。來自中國、阿拉伯國家及《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的百餘名政府代表、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圍繞“遏制土地退化、攜手應對旱區挑戰”主題深入交流。
國家林草局三北局局長劉冰發表題為《共享治理經驗 共建美麗家園》的成果分享,系統回顧“三北”工程47年間治沙成果,同時還分享了中國科學治沙的新科技、新技術、新模式,與阿拉伯國家共享荒漠化防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科學、技術和創新項目部官員郭瑜富主持研討並指出,中阿乾旱區治理經驗高度互補,雙方合作將為實現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提供示範樣板。
經驗分享環節,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雷加強以《非洲綠色長城建設中的成功案例》為題,介紹中國技術在非洲沙漠地區植被恢復中的應用。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生態保護與修復研究所研究員吳波發布《中國荒漠化防治途徑與技術》報告,重點推介了中國在荒漠化治理中的先進適用技術。兩位來自巴林和沙特的研修班學員,結合自身在華培訓經歷,現場介紹了“中國方案”在本土落地的初步成效。
成果推介環節集中推出了“固沙利器、修復樣板、産業樣板”三大技術成果,相關人員詳細介紹了可裝備化刷狀草方格研發進展、退化草原生態修復的原理與實踐、吐魯番沙漠植物園發展現狀和未來構想。
此次研討會由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中阿乾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國際研究中心聯合主辦,會議為推動“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和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注入了新動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