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8月29日電(記者任瑋)正在此間舉行的第七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將中阿新能源産業高質量發展交流作為一項重要議題。來自沙特等國家的政府代表、工商界人士、專家學者以及國內新能源産業龍頭企業代表等180余名嘉賓齊聚寧夏銀川市,共同探討新能源産業發展新機遇、新路徑、新模式,開拓中阿新能源領域合作空間。
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領域。近十年來,我國助力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平均度電成本分別下降60%和80%,出口的風電光伏産品在“十四五”期間累計為其他國家減少碳排放約41億噸,為全球低碳轉型作出重大貢獻。
“我國與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係國家,在新能源領域的國際合作還將進一步深入推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陶冶説,能源合作正從原來的風電、光伏領域拓展到儲能、氫能、智慧能源以及特高壓輸電通道等領域。
與會中外嘉賓普遍認為,我國在新能源領域擁有領先技術和成熟經驗,而阿拉伯國傢具備廣闊市場和豐富資源,借助中阿博覽會及相關展會的&&作用,我國的“綠色發展方案”將與阿拉伯國家的市場、資源“同頻共振”。
“新能源産業是中阿務實合作的‘重頭戲’,承載着雙方攜手邁向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共同願景。”寧夏商務廳副廳長崔彥祥説,中阿雙方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既是踐行全球發展倡議、落實中阿全面合作規劃綱要的具體行動,也是順應時代潮流、實現共同發展的必然選擇。
“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取決於我們能否跨越國界共同開發可推廣、有韌性且包容的解決方案,能源轉型領域尤其如此。”在國外新能源行業代表、沙特安塔布工業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塔利克·巴赫什看來,能源轉型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政府機構、産業部門、科研院所和金融體系的深度融合。中國“雙碳”目標與沙特“2030願景”的高度契合,正是這種戰略協同的生動典範。
他在會場高興地宣布:安塔布工業控股有限公司已在沙特吉讚完成一項重大項目的一期建設。該項目由相關領域一家中國領軍企業提供技術與工程支持。
目前我國不少新能源企業也在進一步加快出海進程,尋求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産業合作。
“2023年,我們與一家沙特能源設備公司簽署戰略協議,共同建設中東地區首條光伏晶體晶片産業鏈,一期産能預計將達20GW。這一項目填補了中東光伏産業鏈中上游的空白。”TCL中環全球營銷中心中國區總經理寇建鋒介紹説,目前他們企業的光伏産品已為沙特、阿聯酋等多個國家提供高效光伏解決方案。
業內人士認為,除了探索中國技術、産品的“走出去”,涉及碳排放等領域的統計、監測等一系列衍生服務未來也將走向國際市場,成為中阿新能源領域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此次中阿新能源産業高質量發展交流推介活動中,有12個項目成功簽約,項目總投資84.85億元,涉及儲能電池材料、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裝備製造、能源化工等多個重點領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