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朝陽 守護夕陽 照亮新光 金鳳區社區治理溫暖同行-新華網

托起朝陽 守護夕陽 照亮新光 金鳳區社區治理溫暖同行

2025-08-26 09:54:19
來源:銀川市委組織部

  在銀川市金鳳區彩虹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83歲的獨居老人李月霞接過志願者送來的熱乎飯菜時笑容舒展;上海西路街道銀新苑北社區的“紅色驛站”內,外賣騎手李發軍利用驛站微波爐加熱午餐後,在充電休憩區翻看黨史書籍,這裡配備的冰箱、熱水器、充電寶等設施,讓他感嘆“像回家一樣溫暖”;世悅社區“聚鄰”廣場上,居民鄒建華陶醉在京劇院演員表演的《霸王別姬》唱段中,國粹惠民演出讓百餘名居民在家門口享受高品質文化盛宴……這些看似細微的生活場景,正是金鳳區以黨群服務“小切口”撬動基層治理“大文章”的生動縮影。

  小服務托舉“夕陽紅”。“以前一個人,到了飯點就湊活幾口,現在有了助餐點,吃飯真是太方便了,三菜一湯才10元。”68歲的張文英吃着熱氣騰騰的飯菜笑得合不攏嘴。黃河東路街道湖畔嘉苑西區社區推出“空間嵌入式”服務模式,通過跨社區聯動,將湖畔嘉苑東區社區食堂成熟運營體系“嫁接”至西區閒置空間,打造“嵌入式”助餐點,切實解決轄區獨居老人吃飯愁的難題。

  近年來金鳳區整合黨群陣地資源,打造助餐、醫養、文娛“一站式”養老場景。聚焦“一餐熱飯”,建成社區食堂25個,推行“公益+低償”運營模式,60歲以上老人享8折優惠,日均服務超450人次,有效解決特殊困難群體“做飯難”問題。打造“家門口老年大學”,設立社區分校16所,開設書畫、插花、戲曲等課程86門,年服務學員4000餘人。拓展精神共治空間,改造廢舊車棚、閒置陣地為“黨群鄰里驛家”“罐罐茶議事會”,引導老黨員帶頭協商社區事務,2025年新增微陣地11處,開展活動113場,推動老人從“被動受助”轉向“主動參與”。

  微課堂護航“青苗長”。“孩子寒暑假在社區學書法、做實驗,我們上班更安心!”賀蘭山中路街道鉑悅府小區雙職工家長汪丹的感慨,道出了金鳳區以社區“微課堂”精準護航“青苗”成長的實效。

  針對雙職工家庭寒暑假託管難題,金鳳區依託黨群服務中心整合高校誌願者、退休教師、社會組織等資源開設公益課堂,2025年暑期提前推出科技科普、非遺手作等課程30余場,惠及兒童超百人,切實化解家長“空窗期”焦慮。同步補齊家庭教育短板,通過“家長成長營”心理講座、“家庭閱讀角”千冊圖書配送等89場活動覆蓋1200余戶家庭,構建“社區育苗+家庭護苗”協同生態。持續拓展“青苗”培育內涵,上海西路街道在悅海新天地創客空間搭建青年創業孵化&&,鏈結樓宇黨群驛站、街道黨校等資源,提供零成本共享辦公與全鏈條創業服務,成功孵化4家科創企業,實現從孩童到創業者的全齡段“青苗”培育護航。

  暖“新”行動點亮“前行路”。“現在按圖送餐,新手也能秒變老司機!”在黃河東路街道工業集中區社區康苑雅居小區,外賣騎手李明指着新安裝的“小哥地圖”連連稱讚。針對該小區24棟樓布局複雜、夜間標識不清導致的配送超時問題,社區黨委通過3D建模繪製立體導航圖,清晰標注樓棟分佈、消防通道及近道。啟用後騎手問路頻次下降70%,投訴率降低31%。這一創新入選銀川市新就業群體服務“十佳案例”。

  聚焦新就業群體就餐貴、如廁難等急難愁盼問題,金鳳區創新構建“1+N”暖“新”服務圈,在商圈、社區入口建成“塞上紅色驛站”93個,聯動肯德基、便利店等40余家商戶推出“錯峰優惠套餐”,集成飲水充電、避暑取暖等基礎服務,織密全天候暖心服務網絡。同時建立“以服務換服務”共治機制,招募32名騎手擔任“移動網格員”,通過“隨手拍”上報井蓋破損、垃圾堆積等隱患86件;組建“先鋒配送隊”為獨居老人提供藥品代送、物資採購等應急服務,推動新就業群體從“服務對象”向“治理力量”轉變。世悅社區“紅色加油站”配備微波爐、醫藥箱等設施,日均服務騎手、快遞員50餘人次,以“冷可取暖、熱可納涼、累能歇腳”的溫暖守護,為新就業群體點亮安心打拼的“前行路”。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聚焦‘一老一小一新’三大群體最迫切的訴求,通過精準化切口破題、體系化資源整合、場景化服務落地,將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有溫度、有質感的‘生活共同體’。”金鳳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説道。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