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面向新招錄社區工作者組織開展崗前培訓,圍繞政策理論、業務實操、群眾工作方法等重點內容,為這批基層“新兵”量身定制入職“第一課”。
在金星鎮,新入職社區工作者接受了為期三天的崗前培訓。課程堅持實用導向,聚焦基層治理精細化、群眾工作方法、風險防範化解等核心能力,通過政策解讀、業務實操和案例教學,助力新人快速進入角色。“培訓內容紮實管用,很多都是能夠直接運用到工作中的‘硬知識’,讓我對今後服務群眾更有底氣。”參加完培訓的正豐社區蘇洋説。集中學習結束後,金星鎮還啟動“老帶新”結對幫帶機制,持續推進實踐鍛煉和跟蹤培養,幫助新社工真正沉到網格、融入樓棟。
勝利鎮同步開展新錄用社區工作者培訓,培訓在系統講解政策理論的基礎上,創新採用“課堂+實地”模式,組織學員深入民生社區、新華社區、上橋社區等一線,現場觀摩學習“三個清單”“挎包敲門”等優秀工作法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經驗。“作為新人,原本對社區工作怎麼做心裏沒底,這次培訓既教方法、也給思路,是一個特別紮實的開始。”來自上橋社區的許斯佳説。
組織新招錄社區工作者開展崗前培訓是利通區加強社區人才隊伍建設的生動縮影。近年來,利通區將社區工作者隊伍作為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關鍵支撐,按照“每萬名城鎮常住人口擁有社區工作者18人”的標準配強人員,系統構建“選、育、管、用、勵”全鏈條工作機制,全面推行差異化考核管理制度,紮實落實“4崗24級”薪酬待遇保障,多措並舉夯實社區工作力量。
據利通區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利通區新招錄社區工作者111名,目前全區社會工作者總數已達613名,本科率72.43%,持證率50%。隊伍結構持續優化,專業能力不斷增強,為加強基層治理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馬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