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走進永寧縣望洪鎮宋澄村小雜糧種植基地,一壟壟蕎麥長勢旺盛;相鄰的糜子也已“嶄露頭角”,隨風輕擺。據了解,今年,宋澄村在春小麥收穫後復種了蕎麥、糜子共300畝。目前作物長勢良好,預計10月初將迎來豐收。
近年來,望洪鎮宋澄村立足特色小雜糧産業優勢,探索“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路徑,推動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有效提升産業附加值,實現村集體和村民“雙向奔富”。
“雜糧基地於7月18日開始播種,生産環節投入了機械和本地勞動力,預計蕎麥畝産300至400斤,糜子畝産350至450斤。”望洪鎮宋澄村村委會副主任謝劍説。
收穫後,這些雜糧將運往宋澄村小雜糧展示中心的加工車間進行精深加工和銷售。在加工車間內,村民王新武正操作全自動雜糧加工設備,稻穀原料經過多道工序處理,最終産出晶瑩剔透的精米成品。這套全自動化設備具備多功能性,可以加工大米和各類小雜糧。
“小雜糧展示中心配備了專業的雜糧加工設備,除了加工大米外,還能處理多種雜糧,産品經加工、包裝後投入市場,既能壯大村集體經濟,也能增加小雜糧基地務工農民的收入。”謝劍&&。
展望未來,宋澄村將持續深化小雜糧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擴大小雜糧種植面積至500畝,着力做實“小、特、精、優”特色文章。通過提升品牌價值與延伸産業鏈條,宋澄村正努力將小雜糧打造成村民致富的“黃金糧”。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