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聯合清華大學等十家單位攻堅鹽鹼地治理難題-新華網

寧夏大學聯合清華大學等十家單位攻堅鹽鹼地治理難題

2025-08-19 14:32:2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銀川8月19日電(記者艾福梅)“從原來白茫茫的鹽鹼地,變成了金燦燦的希望田,農田鹽鹼下去了,糧食産量上來了,我們的錢包也鼓起來了。”寧夏農墾集團前進農場農業産業公司副經理馬佔軍向記者介紹鹽鹼地如何在項目專題組的幫助下變良田。

  據了解,寧夏大學牽頭,聯合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等十家單位承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黃河上游河套平原節水控鹽産能提升技術模式與應用”項目。作為“北方乾旱半乾旱與南方紅黃壤等中低産田能力提升科技創新”重點專項的部省聯動項目,該項目自2021年7月啟動以來,已形成一系列創新成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河套平原是我國重要的灌溉農業區和優質農産品基地,但作為我國五大鹽鹼地分佈區之一,長期以來因灌溉水利用率偏低、次生鹽漬化嚴重等問題,這裡耕地質量下降,對我國糧食安全生産構成了直接威脅。

  項目團隊針對上述問題,聚焦“節水控鹽、産能提升”這一核心目標,協同攻關灌排協同節水控鹽、高鹽尾水淡化回用節水洗鹽、土壤鹽鹼障礙靶向消減沃土培肥、耐鹽高産作物品種快速篩選與評價等關鍵技術,篩選出一批耐鹽作物新品種,研發了水肥鹽診斷、水鹽周年調控、精量節灌抑鹽、高效排水抑鹽、鹽障土壤生境調節等技術、産品和裝備,構建了河套平原灌排協同節水控鹽産能提升技術模式,在河套平原寧蒙兩省區建立了9個示範區,驗證了技術模式的普適性和可靠性。日前,這一項目通過了專家組的現場驗收。

  據了解,“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黃河上游河套平原節水控鹽産能提升技術模式與應用”項目,是清華大學王忠靜教授受組織委派來寧夏大學擔任副校長期間,協助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中相關科學研究所負責的項目之一。他説,該項目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重要實踐,通過在灌排協同調控、土壤障礙消減、耕地質量保育等基礎理論與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成功構建了鹽鹼地分區分類治理模式。下一步,項目組全體科研人員將繼續通力合作、凝心聚力,高質量按時完成項目設定的全部任務,為國家糧食安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做出應有的科技貢獻。(完)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