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寬了 樓活了 門開了:興慶區作風之變暖民心-新華網

路寬了 樓活了 門開了:興慶區作風之變暖民心

2025-08-15 16:03:34
來源:興慶區委宣傳部

  “這條土路,是壓在我們心頭二十多年的‘疙瘩’。”興慶區通貴鄉司家橋村六隊侯建忠一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司家橋村四、五、六隊村民多年來的艱難出行與産業滯澀的辛酸。自2000年起,通往永通路的這條坑洼土路便如一道無形枷鎖,鎖住了發展的腳步。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司家橋村黨支部在學思踐悟中豁然開竅——學習教育成效終須以民生難題的化解來檢驗。村黨支部毅然將這條“疙瘩路”的硬化列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首批攻堅任務,主動出擊,成功將其納入“和美鄉村”試點項目配套工程。當平坦大道正式竣工,村民踩在新硬化路面上,二十載“雨天泥濘、晴天揚塵”的歷史終於被徹底封存。

  一條路的蛻變,清晰折射出村黨組織從“等靠要”到“搶爭創”的作風蛻變,實幹擔當的種子已然在群眾獲得感與幸福感的土壤中生根發芽。

  作風轉變的暖流同樣融化了城市建設的“堅冰”。金茂生活港項目深陷爛尾泥潭,涉訪群眾多、化解難度大,曾是銀川市爛尾樓整治中的一塊“硬骨頭”。銀川商貿物流服務中心迎難而上,牽頭組建盤活工作專班,以“一案、兩單、一策、一台賬”的閉環機制為依託,以真心溝通為橋梁,做實做細群眾穩控工作。如今,專班行動已顯成效:5個土地分證辦理完成,閒置商業空間被撬動——2025寧夏銀川首屆新能源汽車展在此成功舉辦,15家汽車經銷商和16個汽車品牌入駐;同時,“嵐庭臻宴”酒店項目、金茂生活港北側廣場改造緊鑼密鼓推進。截至目前,盤活商業面積已達約6萬平方米。未來,招商招租力度將持續加大,全力協助盤活剩餘約5萬平方米資産,讓曾經的“城市傷疤”重新煥發商業活力。

  細微之處見真章,作風之變也潤物無聲地惠及着社區的“毛細血管”。

  勝利街康馨社區雙怡苑小區王先生一句感嘆點出往昔窘境:“以前高峰出小區門?簡直寸步難行!”該小區緊鄰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人流車流巨大,而唯一的1.2米寬&&口在高峰時段淪為“人車混行”的險境。在學習教育推動下,街道、社區高效聯動寧醫大總醫院、黨員代表、微網格長和居民代表召開現場會。短短兩周內,兩個新增側門配以智能感應道閘建成啟用。一扇門的開啟,疏通了多年擁堵,更開啟了社區治理高效協同、響應民需的新局面。

  一條路,從“心頭疙瘩”變為發展坦途;一棟樓,由沉寂“爛尾”走向新生繁華;一扇門,化出行梗阻為暢行通途。興慶區以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深耕作風轉變的沃土,將群眾“問題清單”切實轉化為“幸福清單”。路寬了,樓活了,門開了,興慶區用看得見、摸得着的實績書寫為民解憂的答卷。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