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枸杞田裏,中寧縣舟塔鄉的農人們雙手翻飛,嫻熟地修剪着枝條。這些身懷枸杞管護絕活的“舟塔枸杞技工”,正成為鄉親們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
“開春二月就忙春剪,接着抹芽、摘果,入秋又趕秋剪。”村民馬玉梅盤算着今年的活計,語氣裏透着踏實,“老闆們認可咱的手藝,一天穩穩噹噹能掙150元。光春剪秋剪這兩季,四十來天就有進項。出不了遠門的老人們,在家門口也能靠這手藝貼補家用,多好的事兒!”
近年來,舟塔鄉立足深厚的枸杞種植根基,敏銳抓住技術勞務輸出的契機。鄉里眼光長遠,不僅積極把技術工“送出去”,更着力讓他們在外“幹得穩、留得住”。從精準收集各地枸杞園的用工缺口,到手把手開展實用技能培訓,再到全程提供務工對接服務,鄉里一步步夯實“舟塔枸杞技工”這塊招牌的分量。
如今,掌握枸杞修剪技術的舟塔鄉親足跡遍佈中寧周邊及青海、甘肅等地,憑藉過硬技術贏得穩定就業機會。據統計,全鄉已有超過4500名勞動力通過這條“技術輸出”的路子實現轉移就業,累計創造勞務收入近億元。
技術飯碗端得穩,增收路子才能走得寬。下一步,舟塔鄉目標清晰:繼續擴大有組織的勞務輸出規模,深化技能培訓,主動對接更多用工企業。鄉幹部們正忙着牽線搭橋,讓更多賦閒在家的勞動力帶着技術走出去,掙回實實在在的收入,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蓬勃動力。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