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8月8日電(記者 楊穩璽)累計破獲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76起,查獲假冒偽劣藥品20萬袋,抓獲破壞生態環境犯罪嫌疑人53名……這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公安局環食藥偵支隊副支隊長劉磊,用30年從警生涯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平安答卷”。
1996年7月穿上警服至今,劉磊的足跡遍佈固原的山川大地,累計行程10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赤道2.5圈;為偵破案件,他翻閱的卷宗材料堆積如山,高達一萬餘份。面對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連續三年優秀公務員等榮譽,劉磊的回答樸實而堅定:“環境、食品、藥品安全,關乎千家萬戶的健康與安寧。這不僅是守護家鄉的萬家燈火,也是守護我的孩子和家人。我只是盡全力踐行‘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誓言。”
蛛絲尋跡:在“信息海洋”中抽絲剝繭
環食藥領域的犯罪線索,往往如蛛絲般隱匿於海量信息之中。走進劉磊的辦公室,他的辦公桌堪稱“戰場”:專業圖譜層層疊疊,卷宗堆積如山,專業書籍被翻得卷了邊,密密麻麻的彩色筆記爬滿材料……在這令人望而生畏的“信息迷宮”裏,劉磊總能精準定位到案件的關鍵細節,並由此展開深度研判。
劉磊(左三)在佈置行動方案。受訪方供圖
“沒辦法,線索和材料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派上用場。分析案情有時比抽絲剝繭還難。常常盯着材料半天毫無頭緒,放下後看別的,又突然覺得那份材料有用了。”劉磊坦言,辦案中絞盡腦汁卻找不到突破口是常態,只能暫時“放空”自己,再逼着自己沉下心思考;而靈感一旦迸發,廢寢忘食便是家常便飯。
2023年12月,在接手一起重大生産、銷售假藥案線索後,劉磊在辦公室鏖戰6晝夜。餓了扒拉幾口飯,睏了就在椅子上瞇一會兒,硬是從龐雜的信息中梳理出犯罪團夥的組織架構、生産窩點和銷售網絡。最終,警方一舉搗毀該犯罪鏈條,抓獲嫌疑人6名,涉案金額高達1800余萬元。
風裏雨裏:用腳步丈量“關鍵一線”
辦公室之外,劉磊的“戰場”在家鄉的廣闊天地。春耕時節,他深入田間地頭;炎炎夏日,他巡查清水河畔;金秋之際,他嚴查山林火患;凜冽寒冬,他打擊盜獵行為。守護環食藥安全,他堅信“關鍵在一線”。
劉磊(左一)和同事在涉案財物現場。受訪方供圖
六盤山巍峨,雨水充沛。雨後山路泥濘難行,車輛被困、人員滑倒的風險陡增。“跟劉隊出差,最怕下雨天進山,推車是常事。”多位同事笑着“吐槽”。但在劉磊眼中,風雨從不是阻礙,他説:“只要有線索、有需要,就必須上!”新警馬軍感慨:“從劉隊身上,我看到了人民警察應有的無畏與擔當。”
萬家燈火:守護背後的溫情與力量
在丈量家鄉山水的同時,劉磊也將法治的種子播撒四方。“老闆,這批種子的進貨單和質檢報告請出示。”“外地有農資店老闆賣假種子,賠錢又坐牢,咱可不能幹!”“張叔,買種子化肥要認準包裝標識,索要發票,發現問題馬上舉報!”……這些樸實的叮囑,是他行走的普法課堂。
劉磊(中)在和同事一起查驗食品樣本。受訪方供圖
“民警最大的依靠是人民。群眾有了法律意識,我們的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劉磊深諳此理。
近30載從警路,劉磊將大部分時間奉獻給了工作,對家人難免有所虧欠。然而,在家人心中,他卻是最堅實的依靠。提起父親,劉磊20歲的孩子滿是自豪:“我媽從小就放心讓我吃夜市和路邊攤,她説‘有爸爸守護咱們舌尖上的安全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