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黃河水奔涌不息,浪聲激蕩着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這片廣袤土地。河岸邊,一位青年為挽救一個又一個素不相識的生命,曾經七次不顧個人安危躍入激流。
這位名叫趙屹鷗的青年是利通區公安分局古城派出所的一名輔警。自2020年11月參加工作以來,2000年出生的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公安輔警的初心與使命,也在一次次生死邊緣的逆行中,贏得群眾的尊敬與信任。
“快!有人落水了!”2025年3月19日凌晨,突發警情。趙屹鷗和同事迅速趕赴現場,一名輕生女子正浮沉於黃河邊的深水區,情況危急。來不及多想,趙屹鷗與另一位民警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奮力游向女子。
“當時腦子裏沒想別的,只想著不能讓她出事。”趙屹鷗説,那一刻水溫冰冷刺骨,腳下是深不着底的泥潭,手中還要托住情緒失控的女子,體力快速透支。所幸最好後三人全部安全上岸,趙屹鷗默默甩了甩凍紅的手,只説了句:“還好趕得上。”
這樣的“還好趕得上”,趙屹鷗已經做了七次。
最讓他刻骨銘心的一次營救,發生在2023年6月19日。當天凌晨他接警趕到黃河大橋下,看到一名女子正在淺灘上哭泣。他試圖先靠近與其溝通,殊料女子喊叫一聲,轉身跳入黑暗河水。來不及多想的趙屹鷗翻越欄杆,縱身躍進河中,一米一米地摸索,終於抓住了輕生女子一隻手,最終在同事配合下,用救生圈與繩索將女子安全拖回岸邊。回想起那一次施救,他至今心有餘悸。
“我覺得穿着警服,就要對得起警服,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鮮活的生命消逝在自己的眼前。”趙屹鷗敬畏生命,把每一次出警當作對生命的承諾。面對“是否猶豫過”的提問,他直言“沒有”。因為他覺得,救人既是本能,更是職責。
趙屹鷗的勇敢,不止浸泡在波濤洶湧的河水中,也體現在每日穿街過巷的腳步裏。他所在的古城派出所地處新老城區交界地帶,治安複雜,這讓他養成了“坐不住”的習慣,一有時間就走街串戶,傾聽民情民意,化解糾紛。
自2020年參加公安工作以來,至今他已經成功調解矛盾糾紛230余起,同時,協助民警處理各類案件百餘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90餘人,用行動讓群眾感受到安全感。
有一次,一名剛參加完高考、靠兼職送快遞掙學費的學生,不慎將一整袋包裹掉在路邊,被人順手撿走,估算損失達5000元。趙屹鷗接到報案出警後,立即調取監控、排查線索,不到一天便找回了全部包裹。當那名學生緊緊握住他的手,反復説着“謝謝”時,趙屹鷗笑着回應:“我們做這些,就是要讓大家安心,不論事大小,只要群眾在意的,就是我們該幹的。”
從2023年起,趙屹鷗還承擔了一個特殊的任務:走進學校,講述“防溺水”那些事。他在自治區防溺水公益課上講授“下水救人三不要”,用親歷的緊張與真實,勸誡孩子們“遇事先報警、切勿盲目施救”。至今,趙屹鷗已參與自治區範圍內多場防溺水教育巡講,其中一場面向全區3200余所中小學直播的“防溺水”情景式公益教學課,影響群體超過140萬名師生。他的講課風格質樸真誠,讓學生們記憶深刻。
這些工作日常構成了趙屹鷗最真實的“畫像”:不只是河邊的衝鋒,也有街巷裏的守護,校園內的科普。他把每一次群眾的信任,化作繼續前行的動力。
而趙屹鷗的勇敢與擔當,為他贏得了榮譽:2021年榮獲公安廳個人三等功1次,2023年被評為見義勇為“吳忠好人”……
“從前只覺得‘00後’年輕有活力,有很大的潛力,但確實沒想到小小年紀能有如此擔當。”談到趙屹鷗,古城派出所所長馬振江讚不絕口。(王欣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