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服務型執法舉措,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為進一步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近年石嘴山市大武口區通過着力構建“預防為主、輕微免罰、重違嚴懲、過罰相當、事後回訪”的監管模式,以提升服務效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強化事前預防,創新工作機制。創新推行“721”工作法,讓70%的問題用服務手段解決、20%的問題用管理手段解決、10%的問題用執法手段解決,真正做到執法與服務相結合,不斷創新服務型執法舉措。
積極鼓勵轄區內叉車使用單位加裝和使用司機權限採集、司機行為識別、周邊環境預警等安全保護裝置,進一步推動安全管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預防和減少事故發生。指導寧夏東方鉭業股份有限公司對其叉車進行安全升級改造,將信息化預警裝置應用到叉車使用管理的案例已成為先進管理經驗和做法,目前已在石嘴山全市範圍內推廣運用。
落實包容審慎,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包容審慎監管,貫徹執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自治區市場監管廳首違不罰、輕微免罰、不予行政處罰清單。依法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善用會用行政處罰裁量權適用規則和裁量權基準,堅持過罰相當、法理相融。
今年以來,大武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共立案辦結普通程序案件66件,其中從輕處罰16件,同比增長14.3%;減輕處罰8件,同比增長100%;不予行政處罰11件,同比增長450%。同時,綜合運用説服教育、勸導示範、行政指導約談等柔性執法方式,開展説服教育11次、勸導示範6次,指導約談6次,督促經營主體自覺履行主體責任,實現監管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創新普法宣傳,推進服務型執法。聚焦電子秤“缺斤短兩”問題,聯合多部門在轄區早市、農貿市場先後開展“手機變砝碼,計量惠民生”活動20余場次,現場免費為群眾張貼標籤,幫助消費者辨別“鬼秤”,有力的打擊了不法商販。目前,“手機變砝碼”宣傳活動已作為先進做法在全市範圍內進行廣泛推廣,這項舉措切實提升了消費者識假防詐和維權便捷性,使計量監管更加惠及民生,積極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計量良好氛圍,不斷提升服務效能。
落實三項制度,提升執法效能。以全市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為契機,結合季度行政執法檢查工作,全面評查近五年來的行政處罰案卷,邀請大武口區司法局、公安、檢察院、法院、律師參與案件評查工作,對評查發現的問題明確責任分工、舉一反三、限時整改、逐條銷號形成閉環,以案件評查推動文明執法,以案促改提升辦案質效。全面推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執法辦案系統案件全過程錄入,確保行政處罰案件100%錄入,全面落實行政處罰全過程記錄,不斷規範行政執法。
規範涉企檢查,落實“亮碼入企”。針對存在檢查頻次較高、檢查方式不夠規範、檢查結果處理不夠透明等問題,為規範涉企檢查全流程,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干擾,積極推行“分級分類實施行政檢查+綜合查一次+亮碼入企”監管服務模式,制定年度檢查計劃和專項檢查計劃,主動向社會公布實施,明確檢查時間、事項、方式、比例和頻次等內容。通過召開專項工作推進會、開展掃碼入企賦碼流程培訓、印發操作手冊、推行非現場檢查、對行政檢查實施情況開展質效評估測評、暢通投訴舉報渠道等多舉措規範涉企檢查,堅決遏制“重復檢查、多頭檢查、運動式檢查”等亂檢查問題。
落實案件回訪,規範信用約束。定期開展案件回訪,幫助找準問題隱患,指導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結合“送法入企”,以監管服務助力經營主體健康成長。同時,包容審慎實施信用約束,對實施從重處罰罰款金額三千元以下的情形不予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簡易程序不予公示、從輕減輕處罰案件公示期限縮短為三個月,助力經營主體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獲得經營主體好評。嚴格落實行政處罰決定書與信用修復告知書“兩書同達”工作機制,推動實施“一站式”修復,提高信用修復便利度,盡心幫助失信主體重塑信用,助力市場主體重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