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298個基層復議網點促爭議實質化解-新華網

寧夏:298個基層復議網點促爭議實質化解

2025-07-21 15:56:12
來源:寧夏司法廳

  近日,在寧東工業園區的行政復議服務點,職工小李指尖輕點“掌上復議”小程序,15分鐘便完成了工傷認定爭議申請的提交。

  “以前得往市裏跑着辦,現在手機上就能辦。”這份便利的背後,是寧夏全域覆蓋的298個基層復議網點發揮的作用。延伸至鄉鎮街道的服務觸角,讓涉企復議案件辦理時限縮短三分之二,讓群眾和企業告別了“來回跑”的奔波。

  行政復議是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如何讓這條“維權路”更暢通、更高效?不僅糾錯個案,更要治理一片——這是寧夏行政復議監督的核心要旨。

  2024年,寧夏司法廳辦結2件行政復議案件時,發現相關廳局在承辦審批過程中,存在未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嚴格審核下級政府申報材料、批復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等情形,對此,發出行政復議意見書進行提示和糾正,要求在今後的行政審批過程中加大審查把關力度,確保程序合法合規,避免引發行政爭議。這種“辦理一案、規範一片”的監督模式成效顯著:行政執法糾錯率提升至18.69%,相關領域復議被訴率同比下降10.9個百分點,讓法治的剛性約束轉化為規範執法的自覺。

  在一場社保爭議化解現場,自治區司法廳的提前介入,讓126人集體訴訟的風險消弭無形。“通過釋法説理、政策解讀,最終只有不到10人進入法律程序。”工作人員介紹。這種“預防式復議”思維,已深度融入2024年10月新修訂實施的《寧夏回族自治區行政復議條例》,“凡進必調”原則被明確寫入條文,全年促成400件爭議實質化解,用柔性方式為群眾減少訴累。

  從“被動受理”到“主動服務”,從“個案糾錯”到“源頭治理”,寧夏行政復議的革新體現在每一個細節:覆蓋全區的“線上+線下”服務網絡,讓群眾維權更便捷;貫穿全程的調解機制,讓矛盾化解更高效;剛柔並濟的監督體系,推動執法更規範。

  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實施以來,改革成效持續顯現:2024年寧夏行政復議申請量3434件,同比增長109.65%,首次超越行政訴訟量1.7倍;70%案件實現“零次跑”辦理,調撤率達18.19%,411件不當行政行為被糾正。2025年上半年,寧夏行政復議申請量1761件,是一審行政訴訟案件的1.2倍,行政復議的主渠道作用持續深化。這份成績單的背後,是寧夏創新構建的行政爭議化解新生態——讓群眾維權更便捷、矛盾化解更高效、執法行為更規範,行政復議的主渠道作用正持續深化,為法治寧夏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糾錯】 責任編輯:張潔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