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是黨的活力的源泉。近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加強新時代黨員隊伍建設的部署要求,緊扣“增強黨員隊伍生機活力”目標,以“五個提升”行動為抓手系統推進黨員教育管理改革創新,推動黨員隊伍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躍升,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紅色動能。
提升理論武裝,築牢思想“強引擎”
利通區始終把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作為黨員教育的首要任務,着力構建“三位一體”教育矩陣,推動理論學習走深走實。
整合優質資源,區級層面統一建立師資庫,設置黨性教育、實用技能等7類課程,打造35個精品現場教學點,儲備師資195人,為黨員教育提供堅實保障。
創新學習形式,依託“組工大講堂”“黨課開講啦”等&&,邀請行業專家、黨校教師開展專題輔導。運用“雲聯優課”“天翼雲”等多媒體系統,打破時空限制,實現黨員教育“全覆蓋”。
突出實效導向,圍繞區委中心任務,分領域、分專題開展培訓,確保理論學習與工作實際緊密結合,推動黨員教育更加規範、智能、有效。
提升隊伍結構,嚴把隊伍“純凈度”
利通區堅持“控保結合、增減有序”原則,嚴把黨員發展“入口關”,優化隊伍結構。
科學制定計劃,印發《利通區2025年發展黨員指導性計劃》,重點向農牧漁民、産業工人、新經濟組織等群體傾斜,全年計劃發展黨員154人,其中,重點領域佔比超過90%。
嚴格程序標準,嚴格執行黨章和發展黨員工作細則,廣泛聽取意見,確保發展對象政治合格、素質過硬。
暢通“出口”機制,依據《中國共産黨不合格黨員組織處置辦法》,明確6類負面清單,對全區14892名黨員開展民主測評,對21名不合格黨員作出限期整改處理,形成“能進能出”的鮮明導向。
提升管理效能,織密監督“立體網”
利通區注重黨員日常管理監督,推動黨員教育管理常態化、長效化。
規範組織生活,分層級、分領域開展黨務幹部培訓,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嚴肅性。
強化考核評價,將黨員日常表現與民主評議相結合,表彰優秀黨員,教育幫扶後進黨員,激發隊伍活力。
創新流動黨員管理,推行“一證一站三服務”機制,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建立服務站,提供紓難解困、就業創業等服務,確保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失”。
提升實踐能力,搭建作用“練兵場”
利通區堅持“黨員作用發揮在一線”,搭建多樣化實踐&&。
開展“五比五看”,引導機關黨員亮職責、曬成效、比擔當,在穩增長促發展“十場硬仗”中走在前、作表率。
深化志願服務,通過“雙報到雙服務”“我為群眾辦實事”等活動,組織黨員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基層治理等事務,常態化&&服務群眾。
優化企業服務,落實“項目管家”等制度,組織黨員為企業紓困解難,助力營商環境優化。
提升關懷幫扶,激活內生“暖心源”
利通區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多維度激發轄區黨員歸屬感。
強化精神激勵,先後向1106名老黨員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傳承紅色精神。推行“七卡關愛”模式,增強黨員榮譽感。
落實幫扶措施,利用春節等節點慰問困難黨員,發放黨內關懷幫扶資金,讓黨員感受到組織溫暖。
深化談心談話,統一印製談心談話記錄本,落實“五必談”制度,增進黨組織與黨員之間的溝通理解。(周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