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7月15日電(記者馬麗娟)走進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燕子墩鄉海燕村千畝現代設施農業園區,一座座現代化溫室大棚整齊排列。小番茄種植大棚裏,一串串飽滿的果實挂滿枝頭,正在拼命吸收陽光,積澱糖分。
海燕村村民楊生梅正忙着採摘小番茄,自園區去年開工建設以來,她便來到這裡打工,她欣喜地説:“以前沒種過蔬菜,來了後有技術專家手把手教,現在我已經是生産小隊長了,一個月工資4500元。”
海燕村是寧夏“十二五”生態移民村,安置了從寧夏中衛市海原縣8個鄉鎮27個行政村搬遷而來的1120戶5000余名村民。2023年,燕子墩鄉和山東水發集團共同投資建設了這座千畝現代設施農業園區。
園區總佔地面積1400余畝,計劃總投資2.01億元,規劃了蔬菜種植區、科技示範培訓推廣區、蔬菜分揀中心、採摘農場、保鮮冷庫區、綜合服務中心區6大功能分區,項目分5期建設。
“今年上半年我們種植的一期49座大棚,生産螺絲椒430余噸,實現産值213.5萬元,帶動就業4000餘人次。二期43座溫棚正在進行收尾工程,預計9月底就可以完成定植。”該園區技術負責人楊洪海説。
海燕村駐村第一書記陳鵬介紹,為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海燕村駐村工作隊積極爭取資金10萬元租賃了其中10座溫棚。“山東水發集團有技術優勢,也有供應鏈優勢,所有蔬菜都是訂單種植,不愁賣,價格也不錯。”
據介紹,園區採取“企業+農戶+電子商務+訂單式種植”的發展模式,前三年由企業負責運營管理,同時帶動有意願的蔬菜種植戶學習種植技術和經驗,等農戶生産技能嫻熟,企業將逐步把設施溫棚交由海燕村村集體和群眾生産,企業專門負責農科服務、品牌打造和産品銷售等。
2024年,海燕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9327元,同比增長12.9%。“園區的落地為村子産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聯農帶農機制的建立,能更好實現農民增收、企業增效、集體增收的目標,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陳鵬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