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圍坐在“銀齡”樂學園裏練習書法,孩子們在“青苗”成長營裏嬉笑打鬧,商戶們自發清理門前雜物,志願者正為行動不便的老人義務理髮……走進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開元社區,處處可見鄰里互助、共建共享的溫馨畫面。
這個擁有8693名居民的社區,近年通過跨行業、跨領域、跨社會主體的多元疊加,統籌政府、組織、群眾等多方資源,激發“社區合作共建模式”的內生動力,探索出“黨建引領圈、平安和諧圈、公益關愛圈、企業文明圈、居民賦能圈”深度融合治理新路徑,讓社區真正成為睦鄰友好的“大家庭”。
開元社區成立於2002年,下轄18個住宅小區,老年人多、兒童多、商戶多,治理一度成為難題。“過去治理主要靠社區幹部單打獨鬥,現在不同了,共建單位、商戶、居民能人全成了‘自家人’。”社區黨支部書記王輝感慨。
以黨建為紐帶,開元社區聯合吳忠市教育局、吳忠市科技局、利通區總工會等11家共建單位,搭建“黨建引領圈”,精準對接“需求清單”和“資源清單”,推動政策宣講、技能培訓、志願服務進小區進樓棟進家庭。
守護平安是社區治理的底色。
開元社區積極組建“平安和諧圈”,通過整合“法律明白人”“三官一師一員”等力量,常態化開展社區隱患排查、法治宣傳、矛盾調解,形成了“多主體參與、多手段結合、多維度響應”的群防群治新格局。社區工作人員何婷回憶:“去年,有兩戶居民因為樓道堆物爭執,我們請來‘法律明白人’當場調解,不僅問題解決了,還把兩戶居民變成志願搭檔。”
服務居民、關愛民生,用心用情做好每一件小事。
開元社區鏈結衞生服務站、志願團隊、社工組織等,不斷擴大“公益關愛圈”,常態化開展義診、健康講座、康養課堂等活動,打造“幼有善育、青有優教、老有頤樂”的“全齡學堂”。居民王大爺感嘆:“上回衞生服務站來講高血壓防治,我這血壓控制得好多了,心裏踏實多了。”
通過培育“企業文明圈”,開元社區引導1110家商戶共同參與環境整治、文明經營、公益捐助,社區門前小廣告、佔道經營等頑疾逐漸減少,商戶力量在社區治理中煥發新活力。在社區經營小超市的老闆們紛紛&&,“以前只顧自己做生意,現在知道社區環境好了,我們的生意也跟着好了。”
在“流動志願者”隊伍中,外賣員們成了一股新力量。他們不僅利用送單間隙隨手清理樓道雜物、扶正共享單車,還主動上報飛線充電、樓道堆物等隱患。美團騎手張亮説:“跑單的時候順手幫社區幹點事,自己心裏也亮堂。”
優化社區治理,“居民賦能圈”的作用同樣不可或缺。開元社區走訪挖掘出23位“寶藏”居民,涵蓋非遺手工、書畫、音樂、理髮、裁縫、康養按摩、全齡學堂等12個領域,他們在各類活動、志願服務中大顯身手。社區居民劉阿姨説:“以前覺得自己派不上用場,現在能帶着大夥兒唱歌,日子越過越有滋味!”
從“共建”到“共治”,再到“共享”,開元社區正以“黨建引領聚力量、五圈融合促治理、五社聯動強服務”為路徑,用好用活“社區合作共建模式”,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代下如何答好基層治理必答題。僅今年以來,社區已組織開展公益活動40余場次,調解鄰里糾紛50余起,解決佔道經營、雜物堆放等難題80余件,居民滿意度顯著提升。
“社區治理不是幹部單打獨鬥,而是各方力量的大合唱。我們會繼續統籌指導開元社區縱向管理與橫向協商相結合的社區合作共建治理模式,讓‘幸福合作,攜手前行’的願景照進現實。”利通區委社會工作部主要負責人&&(郭雨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