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浪潮中,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産業升級步伐,為區域經濟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
為了充分發揮政府引導與服務職能,高效統籌“兩化一振興”戰略,為新型工業化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今年利通區印發實施“一方案四清單”,圍繞規劃、興業、夯基、富民等關鍵環節,明確64項年度工作任務,細化15項主要指標,梳理項目111個。
據利通區工信局副局長蘭偉東介紹,今年圍繞清潔能源、現代紡織、裝備製造等多個領域,利通區積極開展招商工作,將符合申報條件的項目納入“兩新”支持範疇,並指導企業獲得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資金,組織申報國債項目5個,申請資金總額7300萬元,從而帶動約6.93億元社會資本投入相關領域,為謀劃實施一批打基礎、利長遠、增後勁的好項目提供了有利條件。
走進東星塑料製品有限公司年産3萬噸綠色智能製造包裝産業園建設項目現場,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企業要想長久發展,就得緊跟時勢,走新型工業化的發展道路。”東星塑料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顧文華介紹説,公司是西北地區規模較大的塑料包裝製品企業,此次建設綠色智能製造包裝産業園是轉型升級關鍵舉措,預計項目建成後年産值將超7億元。
在利通區新型工業化的征程中,重大項目是推動産業升級的關鍵支撐,金銀灘鎮裝備産業園的寧夏億晶光電5GW光伏電池項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項目計劃總投資2.05億元,達産後將具備年産2.5GW高效電池組件生産能力,可實現工業産值8億元,解決就業400人以上就業,還能培養一批新能源領域的高端技術人才,推動光伏産業鏈向高端延伸。”寧夏億晶光電項目負責人季文忠介紹説。
重大項目的有序推進,如同一串串堅實的腳印,昭示着利通區新型工業化前景光明,這背後也顯現了利通區着力培育産業集群,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發展的信心與決心。
以新型工業化為核心動力,利通區建立區級領導包抓機制和企業困難問題清單銷號&賬制度,不定期召開政銀企座談會和民營企業紓困解難集中辦公會,僅去年就為中樺雪食品科技等企業兌付加力幫扶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政策資金24萬元,累計獎補107萬元;幫助德悅紡織等20余家企業爭取自治區融資租賃補貼、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提升項目等獎補資金超過5000萬元。在提升項目謀劃質量方面,嚴格把關新上馬項目,重點引進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且低能耗的輕工紡織、裝備製造産業,現已規劃2025年實施的11個工業項目,總投資超過8.77億元。
15個製造業項目、1.19萬人的就業藍圖、17家企業的設備更新計劃……展望未來,在“兩化一振興”的指引下,利通區正以一往無前的姿態在新型工業化的征程上披荊斬棘。(張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