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村級工會組織建設從“試點”變“亮點”-新華網

寧夏:村級工會組織建設從“試點”變“亮點”

2025-07-01 10:31:29
來源:寧夏總工會

  伏天將至,酷暑炎熱卻沒有“威脅”到寧夏南部的沙溝村。6月23日,在寧夏西吉縣沙溝鄉沙溝村石榴籽廣場,由當地大車司機、技術工人、農民工等構成的150人加入了村級工會大家庭,“百年工運 文化惠工”送文化進基層文藝演出也為當地勞動者踏歌起舞,村級工會試點組織建設的清涼之風吹送到了寧夏最遠處。

  6月23日,沙溝鄉工作人員(左)向新入會會員宣講加入工會十大好處政策。

  為切實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工會工作各方面、全過程,促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充分發揮工會在維護民族團結、推動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2025年初,寧夏總工會在“一縣一鄉三村”共計173村(社區)開展試點工作。隨着村級工會試點組織建設的不斷深入,“一縣”——海原縣已由試點前4個村級工會發展到159個;“一鄉”——西吉縣沙溝鄉突破村級工會零建設,所轄11個村全部成立村級工會;“三村”——中寧縣喊叫水鄉石泉村、西吉縣西灘鄉西灘村、同心縣田老莊鄉石塘嶺村已於4月下旬成立村級工會。截至目前,試點村的工會組織覆蓋率由試點前的3%達到100%。

  6月23日,西吉縣沙溝鄉沙溝村村民在村級農民工之家鍛煉身體。

  “針對試點範圍內的173個村,安排工會經費692萬元,按每村4萬元標準,分別為開展主題活動、宣傳教育、技能培訓、困難幫扶、組織建設、典型培育等六個方面安排資金支持。”寧夏總工會基層工作部吳彥龍説,在工會工作基礎紮實的海原縣富陵村、山門村等村(社區)選取示範點,採取項目化的方式給予經費補助10萬元,進一步加強陣地建設,最大化發揮村級工會組織作用。

  “整體降水量偏少,那我們就選育耐旱性品種。如果想要避開‘過剩’期,就要把握住市場行情,種植早熟品種。”6月24日,在海原縣李旺鎮楊山村農民工之家,寧夏大學農學院教授、寧夏海原馬鈴薯科技小院首席專家侯賢清,為當地村民詳細講解馬鈴薯種植技術、品種選育、田間管理、加工銷售等內容。在工會、科協等部門的組織協調下,這樣的技能培訓已成為試點工作的耀眼亮點。

  距離楊山村農民工之家一公里左右的牛棚裏,海原縣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田進吉正在給當地養牛大戶馬生金傳授養殖經驗。

  6月24日,在海原縣李旺鎮楊山村,海原縣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向養殖戶傳授養牛經驗。

  “養牛是個精細活,肉牛的飼草配方還需要根據牛的具體年齡決定。”田進吉抓起馬生金的飼草配方娓娓道出飼養細節。養牛能手馬生金此時也像個求知若渴的“小學生”一樣,汲取着技術推廣研究員的“金點子”。

  按照“建立健全村級工會組織、提高工會組織服務水平、月月有群眾性活動、季季有勞動技能競賽、年年有典型培育”的目標,到2025年年底,要在173個試點村(社區)開展不少於5000人(次)農民工提供技能培訓,而這些數字在村級(社區)工會試點組織建設不斷完善下更加“具象化”了:

  在西吉縣西灘鄉西灘村農民工之家,兩位農村婦女在比賽檯球,從第一次“摸桿”到熟練的“打進洞”,她們把生活的空間從“灶&”“田間”延展到了農民工之家,日子越過越美氣;

  6月23日,西灘鄉西灘村村民在村級農民工之家比賽檯球。

  在同心縣田老莊鄉石塘嶺村新時代文明中心,83歲花兒非遺傳承人楊登清的徒弟楊宗海在農民工之家高歌花兒,村民在大院裏隨着花兒的歌聲載歌載舞,唱出了好日子、跳出了精氣神;

  在中寧縣喊叫水鄉石泉村,“工會月度一覽表”詳列了1至12月舉辦的活動。村黨支部書記金文龍&&,通過村級工會這個陣地,我們已經舉辦了“媽媽的油香”暨籃球賽、枸杞樹修剪培訓會、枸杞樹修剪技能大賽、端午包粽子比賽,後續我們還準備組織開展“七彩假期”志願服務、小番茄種植技能培訓等活動,讓村級工會“小陣地”持續發揮服務村民的“大作用”。

6月24日,中寧縣喊叫水鄉石泉村工作人員正在介紹工會月度活動內容。

  截至目前,試點的173個村(社區)工會組織共吸納會員12259人,累計開展各類文體活動141場次,累計參與農民工24752人次;開展技能培訓67場次,惠及農民工2581人次。

  吳彥龍説,接下來,自治區總工會將積極開展“工BA”、送文化下基層和農民趣味運動會等活動,結合春節等中華傳統節日及中國農民豐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指導村級工會創新開展特色活動,吸引各族職工群眾積極參與,增進交往交流交融,將工會組織服務“觸角”延伸至最基層,把工會的溫暖延伸到鄉村一線。(完)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