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晴空,設備轟鳴……在寧夏百萬噸CCUS示範項目的首個注氣站—黃138注氣站,各項設備持續運轉,每天將580多噸二氧化碳穩定地注入地層,驅動地下原油增産增效。
“節能增效,煥‘新’引領”是今年節能宣傳周的主題,也是採油三廠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方向和長期行動。採油三廠作為一個開發建設了50餘年的老油田,目前在生産油水井7677口,是名副其實的能源生産大戶,也是能源消耗大戶。為進一步節能增效,該廠全員踐行國家倡議,通過在電力、水資源及新能源方面持續發力,實現了由“耗能大戶”到“節能大戶”的轉變。僅在電力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廠同比節約用電3060萬度。
面對穩産上産、效益開發的新任務、新挑戰,採油三廠將節電技術攻關、發展新質生産力作為重中之重,從油井智能間開這一節能“利器”着手,運用技術化、智能化手段,打破油井間開粗放低效的“老套路”,形成專屬定制的“新模式”。據採油工藝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廠秉持“提效率、降能耗、穩産量”的原則,重新優化間開制度1200井次,結合動液面及産量確定了四級間開制度,針對嚴重供液不足井實施長周期間開,針對産量波動明顯井實施小輪次間開,優化後節省電費223萬元,降低維護成本35萬元。2025年,採油三廠2000余口間開油井,累計降低用電負荷570萬千瓦。
採油三廠還通過拆除電伴熱、取締外部用電等措施降低用電負荷。該廠所屬礦區內的不少村民私拉亂接油田低壓線路供電,不僅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而且給成本管控造成極大壓力。大水坑作業區制定農電治理專項方案,並多次與地方政府、供電部門、派出所及農戶溝通,取締5個自然村的農用電,過去一年,減少用電負荷527千瓦,降控電費137萬元;吳起作業區取締了9戶村民的農用電,有效降低了生産成本。
與此同時,該廠在開發中深化科技成果應用,優化注採井網,加強採出水回注管理,大幅減少工業用水。在郝坨梁作業區靖一聯合站,記者看到,從柳27-39等各油井集輸到聯合站的原油,通過油水分離處理裝置後,含油污水進入凈化處理單元,在經過一系列凈化處理程序後,黑乎乎的採出水變成像礦泉水一樣清澈的凈水,凈化的污水再回注地層,用於驅動原油開採。如此循環利用,採油三廠實現節水870萬方。
向“新”前行、逐“新”而進。採油三廠在節能方面持續發力的同時,一路向“新”,交出了一份節能降碳,煥“新”引領的“綠色答卷”。節能宣傳周期間,採油三廠光伏發電項目日最高發電量達28.4萬度,今年累計發電量已突破3500萬度,相當於替代標煤10675噸,源源不斷的“綠電”為油井生産提供動能,探索發展“新”路徑。
CCUS技術作為油田實現“降碳增油”的關鍵技術。寧夏百萬噸CCUS示範項目一期工程已累計向地層注入二氧化碳29.46萬噸。黃138區作為該示範項目的“先行區”,率先建成黃138注氣站,站內8個庫容50噸的液態二氧化碳儲罐與高壓注入泵等設備同時運作,每天將580多噸二氧化碳穩定地注入地層,既驅動原油增産,又實現二氧化碳封存,開創“以碳驅油”的能源利用新模式,為高質量發展增效添綠。(田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