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衡直流雙極低端換流器168小時試運行結束,設備運行正常,無異常情況。”6月29日01時15分,隨着國網寧夏超高壓公司值班長王思鏗鏘有力地匯報,寧夏-湖南±800千伏中衡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寧電入湘”工程)雙極低端換流器結束168小時試運行,具備400萬千瓦送電能力,正式送電湖南,為湖南迎峰度夏提供堅強的電力保障。
工程額定電壓±800千伏、額定容量800萬千瓦,起於寧夏中衛市中寧換流站,途經甘肅、陜西、重慶、湖北,止於湖南省衡陽市衡陽換流站,線路全長約1616公里,是我國首條獲批的以輸送“沙戈荒”風電光伏大基地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輸電通道。工程全面投産後,年外送電量可達360億千瓦時,約佔湖南年度用電量的六分之一,新能源外送比例超過50%。
全過程監督 鑄就高質量工程
2025年5月17日,中寧換流站750千伏交流系統順利投運。在系統調試及試運行期間,該公司累計完成6105項倒閘操作和242項試驗,實現了西北地區特高壓直流交流系統調試時間最短記錄,750千伏GIS室所有開關一次帶電成功、兩台750千伏降壓變一次充電成功。在為期14天的雙極低端調試攻堅戰期間,又順利完成17大類219項關鍵試驗,全面驗證了直流核心設備運行可靠性,實現換流變一次充電成功,直流系統一次解鎖成功,監控後&零報警的最優指標。
工程的高質量建設,源於建設者與驗收團隊的精心付出。“寧電入湘”工程自2023年6月啟動建設。該公司全過程參與其送端站——中寧換流站的建設監督,從四通一平、土建施工到電氣設備安裝調試,全過程跟蹤驗收工程。在工程規劃階段,該公司總結凝煉所轄在運銀東、靈紹直流運檢經驗,編制《重大反措及重點關注設計問題建議》報告,提出77項合理化建議。在可研初設階段,提出審查意見建議239項。在設計聯絡階段,提出設備功能及組部件優化建議617項,為工程高質量建設奠定基礎。工程建設期間,該公司積極推進數字化基建驗收模式,系統梳理編制監造標卡6類19份、驗收標卡8類126份,同步自主研發PDA智能驗收系統,全方位保障工程高標準、零缺陷建設目標。
精益化驗收 保障一次帶電成功
“各小組按分工於21日14時啟動投運前檢查,嚴格執行缺陷驗收流程。”“收到!”站長丁寧一聲令下,九支專業檢查組如精密齒輪般高效運轉,手持專項檢查表分赴各區域。在雙極低端換流變區域,王欣細緻核查閥門狀態,管夢婷專注記錄數據,兩人默契配合完成專項檢查。
從5月17日開始雙極低端驗收開始,該公司上下展現出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制定驗收調試方案、總體試運行方案、倒閘操作方案,到協調各方資源,再到進行風險評估和應急預案制定,管理層和站管人員全程監督統籌,確保每個環節萬無一失。該公司構建“三維保障體系”:組織運行人員開展啟動投運方案全覆蓋宣貫,通過“關鍵點解析+桌面推演”確保全員精準掌握操作規程;實施“雙盲式”事故預想及反事故演習,覆蓋閥冷系統故障、換相失敗、換流變着火等12類典型場景,形成標準化應急處置手冊;嚴格執行“雙監護”作業機制,要求管理人員與操作人員同步到崗,通過“操作票逐項復誦+設備狀態三重核對”實現風險管控全鏈條閉環。投運期間,現場人員以“軍事化”標準執行倒閘操作,確保所有操作項目零差錯執行。
全方位巡檢 護航設備運行安全
“消防演習開始:極一低端YYB相換流變突發爆燃着火!”演習開始瞬間,所有人員迅速進入應急狀態,依預案展開行動。演習中,中寧換流站運維團隊高效完成“火情確認、國調及站領導匯報、119聯動報警、CAFS噴淋系統啟動檢查”等關鍵流程,全程響應零延誤。
工程試運行期間恰逢高溫天氣與電網迎峰度夏關鍵期。運維與檢修團隊緊密配合,構建“日常巡檢+專項特巡+專業精檢”三重防護機制,全方位護航雙極低端設備安全穩定運行。日常巡檢過程中,運維團隊開展標準化巡查,依託一體化在線監測系統,每4小時進行一次全量設備狀態掃描與數據跟蹤,比對設備數據變化、智能研判異常趨勢。專項特巡過程中,運維團隊每日完成四次核心設備運行數據比對記錄。在極端天氣後啟動專項特巡,對全站繼電小室、閥廳及GIS室進行防滲漏核查,確認屋頂密封性能及排水系統暢通性。專業精檢過程中,檢修團隊構建紅外測溫防護網,啟用閥廳智能機器人執行閥廳掃描測溫,在交流濾波器、直流場等核心區域實施高頻次測溫,對管母引線接頭、換流變風冷電源等關鍵節點開展"顯微鏡式"測溫。
雙極低端系統的成功投運,凝結着全體參建者的智慧與汗水,是精湛技術與卓越管理的結晶,更體現了對安全、責任與品質的執着追求。目前,工程即將進入高端系統驗收階段,計劃於9月中旬實現雙極高端系統投産。屆時,工程將全面建成,具備800萬千瓦送電能力。接下來,該公司將錨定工程整體竣工投産目標,全力以赴推進高端系統建設與調試,確保整體工程按期優質投産,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丁玉軍 李曉敏 祁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