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薪火相傳石油志 奮進油田高質量”長慶油田採油三廠石油小鎮開放儀式在鹽池縣大水坑鎮舉辦。
“我從部隊復員回來後就到了長慶油田,當時正趕上大會戰,可以説是‘無水無電無房’。房子是臨時挖的地窩子,上班時帶的只有兩個幹饅頭和榨菜。”再次走進曾經奮鬥過的地方,原長慶油田採油三廠宣傳科科長郭永忠不由得回想起那段艱苦歷程。
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大水坑這片廣袤的熱土上,面對艱苦的自然環境,老一輩採三人住地窩子、喝鹽鹼水,迎風鬥沙,人拉肩扛,打響了氣壯山河的紅井子石油大會戰,原油年産量從3萬多噸攀升到近40萬噸,以忘我的付出,奠定了長慶油田採油三廠發展的根基,大水坑成為長慶油田採油三廠創業發展的發源地。
“我出生在這裡,也成長在這裡,現在更是工作在這裡。走進展廳,一種溫馨感油然而生,就好像穿越一樣。”看著熟悉的場景,長慶油田採油三廠員工楊柳説,“這裡不僅承載了老一輩的奮鬥痕跡,也展現着我們新一代員工的‘加油站’。”
石油小鎮建設是企地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縮影。長慶油田採油三廠積極響應地方政府提出的“石油小鎮”文化振興號召,利用半個世紀的石油工業歷史與厚重的石油文化印記,歷時半年建成了大水坑石油小鎮,“歲月採三”主題公園、文化長廊、懷舊展廳和12間懷舊展室等小鎮場景,融合了黃土高原地貌與石油工業景觀,展現了石油工業發展脈絡與紅色文化底蘊。
同時,石油小鎮作為賡續紅色血脈的“精神高地”、傳承石油精神的“教育陣地”、凝聚員工歸屬的“心靈家園”、深化企地合作的“橋梁紐帶”、展示良好形象的“亮麗名片”,將有效增強油田員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提升長慶油田採油三廠的文化軟實力。(徐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