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科技活化岩刻·地圖鏈動未來——科普研學推介暨科普研學地圖點位發布會”在賀蘭山岩畫舉辦。活動現場發布了銀川市科普研學地圖,還集中展示了賀蘭山岩畫、寧夏地質博物館、銀川市氣象局等20家研學基地在文物保護、文化傳承、自然探索暨科普研學方面的成果,推動了銀川市科技、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為公眾提供了一場科技與人文交融的新體驗。
銀川市科普研學地圖呈現出全市20家科普研學點位,涵蓋自然科學、人文歷史、科技創新三大領域,包括賀蘭山岩畫、銀川鳴翠湖濕地科普教育中心等。發布會上,賀蘭山岩畫作為20個點位代表之一,對基地的研學項目進行了推介,重點介紹了其作為歷史文化與自然教育深度融合的獨特資源,涵蓋研學體系與構成情況、研學課程的設置與實施與發展思路。學生可在賀蘭山岩畫通過岩畫印記、漢字密碼、原石物語、非遺扎染等相關課程直觀感知史前人類的生活智慧,進一步推動文化遺産的活態傳承。近年來賀蘭山岩畫景區已經開發出25種科普研學課程,年接待研學團隊近10萬人次,已成為區內外知名的研學旅游目的地。
發布會現場互動體驗區人頭攢動,珠寶鑒定站、岩畫印記、冰箱貼DIY、立體底層瓶、非遺扎染等體驗活動讓游客時不時發出驚嘆。“太神奇了!我好像穿越時空,和原始人面對面。”賀蘭縣第六小學六年級學生在專業指導下,體驗了岩畫拓印技藝,親手製作屬於自己的岩畫紀念品。
發布會上,銀川市教育局為賀蘭山岩畫管理處頒發了“行走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牌匾。
本次活動由銀川市委宣傳部、銀川市賀蘭山岩畫管理處、銀川市科學技術局、銀川市教育局、銀川市科協、銀川市社會科學聯合會、自治區地質博物館、銀川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8家單位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