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靈武市緊扣全産業鏈集群化發展脈搏,深耕本土資源優勢,以“三個聚焦”為發力點,推動鏈式經濟實現從規模擴張到效益提升轉變,加快建設有特色、有效益、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農業領域牢牢扛起耕地保護與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靈武市穩步推進1.8萬畝高效節水農田建設,精心謀劃打造2000畝糧食作物高産高效示範區。一系列紮實舉措推動糧食播種面積與産量穩定增長,糧食主推技術到位率達100%,良種覆蓋率高達99%,糧食加工能力突破60萬噸大關。同時,靈武市錨定穩産、提質、增效目標,引進廣西百菲乳業萬頭牛場擴建項目,中路北斗2萬隻灘羊智慧繁育基地也已破土動工。通過培育1.3萬枚高産奶牛體外胚胎,持續優化種牛結構,智能化、高端化、現代化的養殖業發展體系正日益完善。
在工業轉型升級中精準施策。在現代紡織産業方面,全面梳理産業鏈薄弱環節與空白領域,引導國斌亞琦新增100萬件高端羊絨衫生産線;引入浙江波思奇盤活榮昌絨業閒置廠房資源,推動凱士羋絨業加速技術改造、盡快投産運營。一系列動作讓從原絨購銷、洗絨梳絨,到絨條紡紗、針織服裝及産品研發的羊絨全産業鏈更加健全完備。針對綠色食品産業,靈武市堅持“強存量、引增量”雙向發力,加快推進蒙牛乳業數智化物流倉儲、億美智能化技術改造等項目建設;積極撮合富楊奶粉與上海恩波露達成合作,支持優乳乳品增資增産、啟動二期擴能工程。同時,加速推進靈武長棗精深加工、寧羴源數字經濟加灘羊屠宰精深加工等項目,全力構建以乳品加工為核心、果蔬肉類加工協同發展的多元産業格局。
文旅産業發展上,靈武市強化頂層設計,精心構建“一圈兩區三帶多景”文旅發展新格局,持續擦亮“唐韻古城·奇秀靈武”特色品牌。以景城共建為抓手,做好“文旅+城市”“文旅+鄉村”融合文章,推動西湖夜市、大唐商業街、靈州文化美食旅游城等重點文旅商圈優化格局、升級業態;助力饒有興渠、梧桐鄉野等鄉村旅游點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之路,實現城區變景區、田園成景點的生動轉變。針對水洞溝景區,靈武市引進驢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推進盤活重整工作,不僅有效化解景區債務,更全方位提升景區品質。此外,該市還串聯恐龍館、長流水、“鹿”營基地等景點,重磅推出靈武東線精品旅游路線,並借網紅流量東風,策劃籌備“九點”水洞溝音樂節,預計將吸引超4萬名游客觀眾,帶動消費超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