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區疾控體系改革提速推進-新華網

利通區疾控體系改革提速推進

2025-03-18 16:56:39
來源:利通區融媒體中心

  清晨,在利通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實驗室裏,工作人員史珊珊正專注調試着新購置的氣相色譜儀。她逐項核對分流比、柱箱升溫程序、進樣口溫度和載氣流速,在程序中快速輸入參數,隨着全自動頂空進樣系統的運行,檢測工作站界面實時顯示出各有機物的色譜峰形圖。

  “這&設備的引入,對有機污染物、農藥殘留等檢測效率提升300%,單批次樣本分析時間縮短至傳統設備的1/5,使未知有機化合物鑒定準確率突破99%,更突破了痕量有毒化合物分離的技術瓶頸。”史珊珊説。這套集智能化、高通量、高精度於一體的檢測體系,標誌着疾控實驗室正式邁入痕量分析新時代。

  2024年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疾控中心加快推進實驗室能力建設,完善公共衞生防控體系,持續推動疾控體系改革,力求在每一個細節中築牢防疫屏障。

  在實驗室檢測能力建設方面,利通區疾控中心不斷優化檢驗檢測基礎設施,完成了理化、微生物、PCR實驗室的功能升級改造,購置了63&先進檢測設備,建成了萬級潔凈室、細菌鑒定間及病原微生物實驗區域,並招聘6名專業技術人員,進一步強化了檢驗隊伍力量。

  “從基礎設施的優化到先進設備的引入,再到專業人才隊伍的擴充,不僅增強了我們應對日常疾病監測的能力,更為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應急處置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和智力保障,使相關工作能夠做到快速響應、精準施策。”利通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莫甜&&。

  數字化改革也成為利通區疾控中心的重要突破口。2024年,利通區數字化預防接種服務中心正式投入運行,通過引入智能取號機、登記系統等設施,接種實現了從預約、預檢、登記、收費到接種、留觀的全流程智慧化管理,極大改善了以往接種排隊時間長、秩序混亂的問題。

  “現在智能系統就像給流程裝上了導航儀,家長們手機預約、掃碼建檔、電子叫號一氣呵成,帶娃打疫苗終於不用上演‘搶車位’的戲碼了。”接種護士馮雪説。中心已能提供乙肝、流感等26種非免疫規劃疫苗的接種服務,進一步提升了接種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推動醫療改革的過程中,利通區疾控中心還積極探索人畜共患病一體化防控新模式。中心與中國農業大學達成戰略合作,建立了“人畜共患病一體化防控示範基地”,並成立教授工作站。雙方聯合開展監測與研究,全年共採集了314份人群樣本和1200份牛羊樣本,重點針對布病、結核等人畜共患病進行科學分析與數據監測。

  這項工作強化了利通區對人畜共患病的早期預警和防控能力,也為推動更科學、高效的防控機制提供了支撐。利通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馬國柱介紹説:“我們不僅在實驗室內檢測數據,更深入牧區、農場進行樣本採集,確保每一項數據都精準有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動防控措施落地見效。”

  在加強基層疾控力量建設方面,利通區疾控中心持續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2025年初,圍繞春季學校重點傳染病防控、入學入托接種證查驗、百白破疫苗及白破疫苗免疫程序調整等核心內容,中心組織了多場專業培訓,全面提升基層衞生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實操水平,確保防控措施更加規範高效。不僅加深了參訓人員對疾病防控的理解,也為基層接種管理提供了科學指導,切實提升了日常防控能力。

  預防始終是保障健康、降低疾病發生風險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2025年,利通區將繼續扎根實際,多管齊下,持續強化實驗室檢驗檢測能力,為疾病診斷與監測提供精準數據;深度推進疾控監督融合,確保各項防控措施紮實落地;積極創新健康教育形式,全方位提升公眾健康素養,為守護人民健康構築堅固防線。(王欣惠)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