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剛説家裏藥快沒了,社區的網格員第二天就幫我送來了,還順便檢查了天然氣,真是幫了大忙!”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勝利鎮民生社區,王金霞老人提起社區服務心中滿是感激之情。
為了讓轄區特殊群體晚年生活更有保障,民生社區創新推出“鄰里茶”議事工作法,按照居民訴求的不同類型,將問題劃分為“紅茶”“白茶”“綠茶”三類,精準協商,分類解決。針對高齡獨居、行動不便以及殘障等特殊老年群體,民生社區將其納入“綠茶”事項重點關愛,每月5日定期走訪,了解老人的生活起居、健康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讓關懷真正落到實處。
養老服務關係民生、連着民心。近年來,利通區立足“資源嵌入、功能嵌入、服務嵌入”的創新理念,通過整合機構、社區、居家的“三位一體”綜合型養老服務資源,將養老服務體系有機融入社區肌理,從日常照料到精神關愛,從健康守護到文化娛樂,精心織就了一張溫暖的“養老服務網”。
金星鎮金塔社區也在不斷強化服務舉措,聚焦老年群體的健康守護。社區常態化聯合衞生服務站醫務人員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老年群體提供病症問診、量血壓等服務,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免費的醫療服務。
針對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金星鎮正豐社區創新搭建“老有所樂”舞&,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網格黨群服務驛站、文化廣場等場地,開設了書畫班、合唱團、舞蹈隊等興趣班,並定期舉辦文藝演出、棋牌比賽等活動,為老年人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學習的&&。
“精神文化生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參與文化活動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連接的養老模式,可以讓老年人在書畫、音樂、閱讀、科技學習等多元場景中找到生活的樂趣。”正豐社區工作人員説。
金星鎮金星花園社區則組建多支“銀發”志願者服務隊,鼓勵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門,積極參與社區各項治理工作,為社區治理獻言獻策。居民老鄧建議在樓棟前增設休閒座椅,社區迅速反饋並落實,“我們的建議都能被認真對待,參與感一下子就強了。”老鄧笑着説。
飲食是生活的核心,健康的基礎,老年人的飲食問題更是關乎其生活質量與身心健康。為此,利通區積極探索發展了“政府引導+社區主導+社工參與”助餐模式,積極推進“老年飯桌”建設。根據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供營養均衡、價格親民的餐食服務,確保老年人“吃得好、吃得安心”。社區建成具備助餐功能的日間照料中心,集就餐、休閒、康復於一體,既解決了老年人的飲食問題,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交流互動的溫暖空間。
一項項服務落地,一次次溫暖相伴,利通區積極探索嵌入式養老模式,充分利用社區資源,以“民生微實事”為抓手,為老人提供多層次、多元化的養老服務,用心用情築起了老年人的幸福“港灣”,讓更多老人在“家門口”既能養老又能享老。下一步,利通區將不斷優化服務舉措,提升服務質量,持續為老年人搭建養老&&,營造老有所樂、老有所愛的良好社會氛圍,切實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王欣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