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區“清廉社區”建設書寫基層治理新答卷-新華網

利通區“清廉社區”建設書寫基層治理新答卷

2025-03-12 10:02:12
來源:利通區融媒體中心

  春日的暖陽灑在利通區金星鎮正豐社區香緹美郡小區修繕好的路基道牙上,幾位居民圍坐在休閒座椅旁,正翻閱着手機上的“監督一點通”&&。“瞧瞧,維修破損道牙的費用,點開公示欄就清清楚楚!”居民陳鈺感慨道。

  2024年,正豐社區黨支部以清廉建設為抓手,將民生工程與陽光監督同步推進:3條破損道路修繕明細實時更新,10套休閒座椅、親子電影設備由居監會參與驗收。115個“微心願”被在職黨員一一認領,服務過程通過微信群“曬單”。

  這些民生工程的“透明賬本”,正是近年利通區將清廉建設融入基層社會治理肌理的縮影。

  黃河明珠小區一期廚房下水堵塞問題曾讓300多戶居民頭痛不已。社區啟動“陽光議事”機制,組織業主委員會、居監會成員、物業和業主代表圍坐協商。“物業承擔2萬元,每戶平攤34元,所有費用在居監會的監督下掃碼入共管賬戶!”居民代表劉長順對方案心服口服。居監會成員楊銳翻開監督&賬:“施工方每領一筆款都要‘三方簽字’,連34元結餘款也原路退回。”3萬元工程款在樓道公示欄進行公示,居民馬佔文指着明細説:“花銷明明白白,比自家賬本還清楚!”

  線上監督同樣“觸手可及”。居民宗淑花一邊展示手機裏的單元微信群,一邊説:“以前覺得社區事務離我們遠,現在,群裏隨時能看到動態,還能提建議。”她展示的微信群裏活躍着由退休老黨員擔任的社區“管理員”,圍繞“三務公開”“美好社區建設”等議題收集民意,讓“雲端議事”成為治理新常態。

  利通區社區推廣的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點擊量突破10萬人次,居民動動手指就能查看黨務、財務、居務信息。今年以來,社區通過“雲端議事”收集民意35條,推動解決飛線充電、停車位增設等20件民生事,辦結率100%。

  廉潔文化的“根係”深扎街巷樓宇。黃河明珠小區2號樓道裏,居民馬麗娟正帶着女兒擦拭墻上的《蓮韻圖》。“社區徵集廉潔書畫時,孩子説蓮花‘不染泥’,寓意清清白白做人,非要畫這幅。”如今小區27棟樓變身“流動展館”,200余幅居民創作的剪紙、漫畫講述着清廉故事。在社區“家風課堂”上,退休黨員陳文艷翻開泛黃的筆記本:“這是我爺爺1947年立的規矩——‘公家錢糧半分不取’。去年我家評上‘清廉家庭’,把這故事帶到樓棟分享會,沒想到帶動十幾戶鄰居訂了家規。”居民張迪在參觀後感慨:“陳阿姨家三代人的賬本乾乾淨淨,這樣的榜樣比標語更鮮活。”

  “清廉建設的標尺,量的是群眾滿意度。”正豐社區黨支部書記劉景瑤翻開“廉勤監督崗”&賬:2024年至今,42條群眾反映的路燈昏暗、消防通道堵塞等問題全部辦結,15盞太陽能路燈照亮夜歸路,3處閒置土地變身停車位。社區同步開展“最美家庭”“清廉之星”評選,28戶掛牌家庭成為鄰里標杆,2戶“清廉家庭”的故事被編入社區宣講手冊。“現在群眾辦事先看公示欄,幹部用權自覺接受監督。”

  截至目前,利通區轄區內13個廉潔文化陣地累計開展‘家風課堂’‘廉情茶話會’等活動63場,推動解決用水難、停車亂等急難愁盼問題,惠及群眾10萬餘人。“我們正以勤廉務實的隊伍、陽光透明的機制,讓‘清廉社區’建設成果看得見、可持續。”利通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説。

  如今在利通區社區,清風亭下常有居民拿着賬本議家常,監督&&上跳躍着數據流,樓道畫廊中流淌着家風故事。社區正用清正之風、惠民之實,書寫着當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答卷。(馬佳慧 吳千裕)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