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山與軌的守望-新華網

40年山與軌的守望

2025-02-13 11:25:18
來源:國鐵蘭州局銀川客運段

  在賀蘭山深處的柳樹溝車站,有一位被歲月雕刻卻依舊堅韌不拔的守護者——李瑞昇。作為銀川車務段柳樹溝車站的站長,他在這裡默默耕耘了40個春秋,用自己的堅守和奉獻,書寫了一段關於責任、關於奉獻、關於時代變遷的奉獻之歌。

  回溯新中國成立初期,賀蘭山深處的煤炭資源被勘探發掘,“太西烏金”橫空出世,在那段艱苦創業的歲月裏,為國家工業發展提供了強勁的能源支撐。1959年,包蘭鐵路平汝支線應勢而生,肩負起連接礦山與城市的重任,成為寧夏工業發展的“生命線”。1985年,年輕的李瑞昇懷揣着對鐵路事業的憧憬,踏上這片土地,自此,他的命運與平汝支線緊緊交織在一起。

  曾經,平汝支線一片繁忙,火車日夜穿梭,每年千萬噸太西煤從這裡運往全國各地,支撐着國家建設的鋼鐵脊梁。列車的轟鳴聲、裝卸的嘈雜聲,交織成一曲奮進的樂章。但時代的巨輪滾滾向前,經濟轉型和産業結構調整的浪潮襲來,寧夏打響“賀蘭山生態保衛戰”,鐵路沿線煤礦陸續關停。熱鬧的鐵路線逐漸沉寂,平汝支線也步入了落寞的歲月。

  面對這一切,李瑞昇沒有選擇離開,而是選擇了堅守。從呼魯斯太到白芨溝、大磴溝、汝箕溝,再到柳樹溝,40年光陰流轉,工友換了一批又一批,他卻始終如一地守護着這條鐵路。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下深深淺淺的皺紋,雙鬢也悄然染上了白霜,可他眼中的堅定從未改變。

  “剛到柳樹溝站的時候,這裡的一切都顯得那麼荒蕪,但是火車穿行在崇山峻嶺間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要留在這裡。”李瑞昇説。

  柳樹溝站四面環山,大風長年肆虐,又緊鄰礦區,煤灰瀰漫。但李瑞昇每天都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接發列車、調車作業、天窗維修等工作中,確保鐵路運輸安全無虞。站長的工作瑣碎繁雜,從列車運行調度到設備檢查維護,從人員工作安排到突發狀況應對,他事事操心。幾年前,周邊牧民的牛羊跑到鐵軌上,火車即將進站,情況危急。李瑞昇毫不猶豫,帶領工作人員沿着鐵軌艱難驅趕牛羊,幾個小時的緊張奮戰,成功排除險情,保障列車安全通行。

  在大山深處工作,不僅要對抗艱苦的自然環境,還要忍受孤獨寂寞。柳樹溝站日常僅有三人值守,遠離家鄉和親人。李瑞昇不僅是站長,更是大家的“家長”和“知心大哥”。車站偏遠,炊事員不願來,他們自己動手,解決生活難題。職工江師傅腰疼無法站立,他貼心照顧並替班,還送江師傅回家。在他的帶領下,職工們團結一心,共同克服困難,默默奉獻在鐵路一線。

  當被問及40年堅守的感受,李瑞昇樸實又深情地説:“我習慣了這裡的一切,習慣了山、風、鋼軌和火車,習慣了和職工們一起工作生活。在這裡,看到賀蘭山、小站和老夥計們,覺得踏實。”(尹雪蘭)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