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推動學生健康成長、促進教育公平等建議。銀川市教育局統籌優化教育配比,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立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助推銀川市教育高質量發展。
問:2024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推動學生健康成長、促進教育公平等建議。為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結合銀川實際,銀川市教育局在哪幾個方面展開了規範工作?
答: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優質安全發展。建立薄弱園幫扶機制,通過城鄉幼兒園結對、優質園帶動、公辦園輻射等方式,加快縮小辦園差距。 推動集團辦園,在集團化管理中提升黨建工作互學共建、促進管理水平共進、提升財務管理共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資培養成效, 促進薄弱幼兒園在辦園行為等方面有質的變化,創建一批優質園。
以數字化賦能城鄉教育融合,利用信息技術常態化開展專遞課堂、雙師課堂,加強區內外優質教育資源互聯互通、共建共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健全完善集團化辦學退出機制,指導退出集團化辦學的新優質學校與新建、薄弱、農村學校組建新的教育集團。 結合農村學校實際,按照3至5年一週期制定農村學校成長發展規劃,辦好一批條件優、質量高、群眾滿意的“家門口”農村優質學校。 深化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健全城鄉學校幫扶激勵機制,確保全市每所鄉村學校都有城鎮優質學校對口幫扶。
實施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深入推進本地縣中標準化建設工作,加快改善縣中辦學條件,組織本地優質高中加大對縣中結對學校的幫扶力度,並建立評價考核制度。健全教師崗位管理有關政策,動態調整中小學中級、高級教師崗位比例,中高級教師崗位設置適當向縣中傾斜,推進縣域普通高中學校辦出質量、辦出特色。
推動城鄉學校教師交流輪崗。建設專業能力較強的鄉村老師隊伍,通過骨幹教師組團式幫扶、支教走教、交流挂職等方式打通城鄉教師和教研員職業流動通道,創建教研發展共同體,切實提升鄉村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 深化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在城鄉間實施骨幹教師交流輪崗計劃,加快實現縣域內師資均衡配置。
問: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銀川市作為首府城市,與全國首府城市的教育情況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面臨這樣的挑戰,銀川市教育局制定了怎樣的發展規劃?
答:一、“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持續實施探索“思政+”跨學科融合育人體系,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以學生為主體,着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形成以學生核心素養為中心的智育體系。 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通過 啟發式教學、研究性學習等方式培養學生認知能力,促進思維發展,激發創新能力。 開齊開足並上好體育課,用好的活動不斷增強學生體育鍛煉主動性,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利用多樣舞&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人文素養和藝術素養。根據各個學段學生的身心特點,一校一策制定不同的勞動素養標準和勞動技能培養目標,重點培養學生尊重勞動、積極勞動的態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二、“輸血”“造血”並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教育資源“輸血”,加快縮小縣域內城鄉教育差距,持續深化“縣管校聘”改革成果,統籌考慮城鄉學校結隊幫扶工作,建立集團(學區)總校和成員校之間教師輪崗交流制度, 實行城鄉教師雙向柔性流動政策,採取“一校設崗、多校使用、巡迴走教”的辦法優化教師資源配置。 被幫扶學校自我“造血”,主動接受幫扶學校規範教學工作常規管理,建立健全教學、教研製度,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和辦學能力。 充分發揮市域和縣域內“三名工作室”、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定期邀請名師到校開展聽評課、公開課教學、專題研討交流等活動,不斷提升本校教育教學水平。
三、提升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質量。聚焦空間環境改造,實現鄉村小規模學校“小而美”。 對小規模學校教學班數、學生數、學生家長需求、學校發展“瓶頸”等因素進行調研摸底,不斷優化農村學校資源布局,推動鄉村學校相對集中辦學, 同時也要保留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和教學點,避免簡單“一刀切”,以滿足群眾就近入學需求。
聚焦課程教學變革,實現鄉村小規模學校“小而特”。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嚴格落實中小學課堂教學備課、上課、聽評課等“六規範”,突出因材施教,轉變育人模式,加強個性化教學和針對性輔導,形成鄉村小規模學校育人特色。 堅持“因校制宜”,挖掘學校及周邊可利用的教育資源,創設課程情境、把握課程功能、開發特色課程,形成“小而優”學校課程亮點。
聚焦師資隊伍優化,實現鄉村小規模學校“小而專”。根據小規模學校教學、管理實際需要,保障鄉村小規模學校補足配齊各學科教師。 開展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專項培訓,強化送教下鄉、集中研修等活動,提升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加強教研指導,各級教研員要圍繞提升農村學校教育質量定期進行專題指導,並開展專題教研活動,切實提升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問:銀川市委、市政府印刷的《關於擦亮“教育在銀川”品牌加快建設教育強市的實施意見》中提出,到2025年各級各類教育保障足、師資強、結構優機制活、質量高、格局大,城市教育功能進一步完善, 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要初步建立,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銀川市教育局將會採取哪些舉措?
答:一、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打造高質量發展實驗區。建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教育部“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中央電教館“中小學虛擬實驗教學”實驗區、自治區幼小銜接示範市,積極創建國家産教融合試點城市等新型實驗區。
深化教育質量評價改革。充分借助幼兒園保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指南,改進初中、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改革,優化綜合素質評價方式,着力抓好義務教育、高三質量監測,適時向社會公布質量分析報告。 有效借助民辦教育(機構)辦學質量評估和專項審計(督查),依法依規整治亂象,每類選樹2所以上重信譽、質量優、口碑好的星級學校。
加快教育數字化轉型。升級智慧教育&&,建強教育專網,普及智慧校園。組建教育數字化專家委員會,落實校領導擔任首席信息官制度,提升數字人才培養能力,加強教師數字素養培育,實施一批教育數字化試點示範項目, 打造一批中小學智慧教育創新校, 建成一批虛擬倣真實踐基地,推進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教育管理深度融合。
二、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務能力水平。深化“五育並舉”。提升德育教育溫度,建成全區首個中小學心理健康服務&&。挖潛智育教育深度,實施“校內科學教育提質計劃”“‘千家萬館’科學教育總動員行動”,注重學生核心素養、創新素養培育。 加大體育教育強度,“學練賽評”系統健體點燃每一所學校。累積美育教育厚度,“學練展評”藝術修養賦能每一個學生。 開拓勞動教育寬度,搭建“校園+邊角”“學校+家庭”“區域+基地”的勞動與社會實踐場景。
提升集團化辦學效能。完善集團化辦學和學區制管理辦法及退出機制,組建城鄉教育共同體,持續優化“地方+高校”“名校+新校”“強校+弱校”“城市+農村”辦學模式,強化優質帶動, 做到“建一所優一所、帶一所強一所、成熟一所退出一所”,加快縮小區域內城鄉和校際差距,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
三、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激活幹部隊伍動能。選樹一批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示範校,推行“兩榜四機制”,通過“摸聽辨”“談省改”“提調免”“考挂用”等方式,讓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調成為新常態。 實施年輕幹部培養儲備“雙百計劃”,年均培養培訓百名左右的副校(科)級年輕幹部,常態化儲備百名左右的校(科)級年輕幹部。
激發教師隊伍活力。深入實施“市(縣)管校聘”,通過集團校內部交流、跨校競聘、對口支援、城鄉雙向流動等途徑,實現區域內教師資源均衡配置。 積極實施“十百千萬人才梯級培養”和骨幹教師訪學計劃,開展“百人千場”名師送教活動。建成師德師風監管問題線索“碼”上舉報&&,依法依規依紀懲治師德失范行為。
強化教研專業引領。建立准入培養、考核激勵、能上能下等機制,鼓勵學校正高級教師到教研機構輪換交流任職不少於2年,專職教研員工作滿6年的原則上到學校任職或任教1年以上。統籌市、縣(區)、校教研力量,組建“1+6+N”學科教研智庫。
四、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強校園安全防範。深入學習貫徹自治區“1+37+8”系列文件精神,落實《關於加強校園安全工作的方案》,推廣“1530”安全教育模式和“四不兩直”安全監管方法,每年開展不少於2次的校園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 嚴肅追責問責不履職的單位和個人,全市涉校涉生安全事故同比下降20%。
優化招生入學方式。按照“地市統籌、縣區為主、公民同招、屬地管理”的原則,將各學段入學全部納入互聯網招生&&,做好學生摸底統計, 適時公布招生入學時段安排、工作方案和熱點學校預警。探索建立學前教育服務區制度,學前教育做到“相對就近入園、多園保障”;義務教育做到“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免試入學和多校劃片招生”; 普通高中做到自主招生不得跨區,指標到校擴大到70%,特長生專業測試統考,將公開透明、紀律嚴明貫穿招生工作全過程、各環節。
強化教育督導功能。完善督政、督學、評估監測“三位一體”的督導體系,建成“互聯網+督導”數字&&,跟進服務教育重大決策和重點工作。 創新督學聘任與管理方式,按督學與學校數1:1的原則配備專兼職督學,嚴把准入培養考核“三關”,培育一支“講政治、敢擔當、懂教育”的督學隊伍。
五、增強銀川教育的驅動力和吸引力。完善城市教育功能。建立托幼一體化教育體系。推動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統籌發展,探索與寧東、經開區建設融合型園區,積極推進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科教融匯。 支持並深化與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寧夏師範學院等高校的交流合作,聯合籌建一所本科院校。
提升城市教育競爭力。對標“資源投入、發展水平、經濟貢獻、創新能力和社會保障”等教育發展指標,精準定位、彎道超車,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助力兒童友好型、青年發展型、終身學習型等現代城市建設,豐富“大美”城市內涵,讓城市發展更具吸引和轉化資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