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中寧±800千伏換流站工程電氣A包開展750千伏交流出線側構架橫樑吊裝工作,標誌着中寧換流站已具備電氣安裝條件。
這是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首次承建直流±800千伏換流站工程電氣A包的施工工作,各參建單位將保持嚴謹的態度,按照工程總體部署,進一步加強組織協調,優化施工方案,強化現場管理,確保工程按期高質量完成。
“作為寧夏電力公司電網施工建設的主要力量,該公司首次承建核心項目電氣安裝,佔全站電氣安裝的60%。”據中寧換流站電氣A包施工項目部項目經理孫海文介紹,本次吊裝橫樑跨度42米,吊裝高度32米,重量25噸,組裝技術難度大,安裝風險高,在構架橫樑吊裝過程中,對安裝質量精度要求高,構架柱垂直偏差過大或過小,都會增加橫樑吊裝的難度。
作業現場,承建該工程的寧夏送變電公司以一台650噸吊車為主吊,兩台25噸吊車進行安裝輔助,順利牽引吊裝橫樑至預定位置。
“中寧換流站工程於2023年11月初主體土建工程。目前土建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55%。電氣安裝工程於5月21日開工。工程共有七家參建單位, 1400余參建人員,整體工程25年9月底建成投運。”國網特高壓建設分公司專責劉暢説。
據悉,“寧電入湘”工程是國內第一條以開發沙漠光伏大基地、輸送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輸電通道,是貫徹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推動自治區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發展的生動實踐,工程投資規模約1000億元,途經寧夏、甘肅、陜西、重慶、湖北、湖南等五省(區)一市,線路全長1634公里。
該工程計劃於2025年夏季用電高峰期前全部建成投運,投運後年外送電量400億千瓦時,年外送清潔能源電量180億千瓦時,減少燃煤消耗近12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約3300萬噸,相當於湖南人民人均每年可獲得約600千瓦時的寧夏電能。屆時,寧夏電網外送能力也將從1400萬千瓦提升到2200萬千瓦,將大幅帶動寧夏新能源就地消納和新能源大範圍優化配置,從根本上解決寧夏中南部地區新能源並網消納難題,對於促進寧夏和湖南兩省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