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潤中衛景色新-新華網

河潤中衛景色新

2023-12-11 16:50:08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銀川12月11日電 題:河潤中衛景色新

  新華社記者李鈞德、楊穩璽

  地處河套平原的寧夏中衛市,得黃河水滋潤物産豐饒,素有“塞上江南”美名。近年來,中衛市加快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推進産業轉型,實施創新驅動……黃河兩岸,安瀾長清、日新月異。

  世代夙願一朝圓 汩汩清流潤旱垣

  開閘,水流噴薄而出,蓄水池漸漸變為一塊“碧綠翡翠”。中衛市海原縣西安鎮胡灣村村民潘文明説:“吃上黃河水,這個多少年日思夜想的期盼,終于實現了。”

  黃河並未流經海原縣。海原縣位于寧夏中南部山區,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稱的西海固之中的“海”字就指代海原,歷史上這裏幹旱缺水,吃上黃河水,是這裏人民世世代代的期盼。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的全線正式通水,讓世代夙願得以實現。

  “以前沒有黃河水,我們澆灌都用地下水,導致地下水超採。”西安鎮黨委書記陳冬子説,引來黃河水不僅將有效改變這一困境,還將讓西安鎮6萬畝水澆地得到更好滋潤,為當地優化産業種植結構、推進農業“接二連三”、群眾增收致富提供了難得機遇。

  “我們還將探索地下水使用生態補償機制,對主動退出停用機井的地區優先推動水源替換工程,並為退出區域農戶免費提供有機肥和地膜。”海原縣縣委書記佘瑞東説,海原縣力爭在2030年實現全縣地下水位止降回升。

  黃河水的高效利用,滋潤了中衛的山川大地。如今,無論四季,不管是漫步河岸還是登上山巒,總能在中衛看到勃勃生機。中衛市林草局副局長李創説,近年來中衛市國土森林覆蓋率不斷擴大,遷徙鳥類種群和數量不斷增多。“觀看候鳥遷徙已成為當地市民冬日出遊、親近自然的重要活動。”

  大漠戈壁寫“雲天” 傳統産業煥新顏

  在得享恩澤的同時,中衛不忘維護母親河的健康肌體,為節約黃河水,中衛市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推進産業轉型。

  沿河驅車、繞過山巒,戈壁荒灘上,赫然出現一座座現代化工業園區,步入園區廠房,一排排機架閃爍著綠光,海量數據正在這裏不斷匯聚、衍變,然後再傳輸到全國各地。

  中衛市根據當地優勢條件,發展雲計算産業。中衛市雲計算和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馬振鈞説:“內陸腹地等區位特性確保機房安全,荒山戈壁開發後可提供充沛土地資源,年平均氣溫8.8攝氏度是機房冷卻的天然稟賦,落戶的數據企業PUE值低至1.1,處于行業領先水準。”

  “我們將在‘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全國首個‘雙節點’城市等成績上再接再厲。”中衛市市長馬洪海説,目前中衛市已建成14個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集聚了200多家雲計算和配套企業,為美團、小米、小紅書等4000多家企業提供數據存儲和雲計算服務。

  中衛市的傳統産業也在不斷煥發新生。2023年中衛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持續推進農業倍增行動,大力發展枸杞、牛奶、肉牛(羊)、果蔬等“六特”産業,特色農業産值比重達到90%以上,農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以中寧枸杞為例,中衛市將加快建設中寧國家現代農業(枸杞)産業園,新種植枸杞1萬畝,建成千畝標準化種植基地6個,創建自治區千畝綠色豐産示范基地10個,枸杞深加工轉化率達到35%。

  沙水一色星璀璨 文旅新風興河畔

  中衛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多點發力,不斷改善域內生態環境。

  “在中衛抬頭就能看到璀璨星空,讓老百姓切切實實感受到生態文明之美。”中衛市文明辦專職副主任劉資華説,中衛自古就有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詩情畫意,近年來,中衛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大力發展星空旅遊,星空旅遊正成為當地繼黃沙、黃河之後的又一文旅名片。

  “真沒想到,一個西北內陸城市居然有著如此好的生態環境。”來自深圳市的遊客周勇説,以前自己只知道中衛有大漠黃沙,沒想到竟然沙水一色、星空璀璨……每一處都讓人感受到別樣魅力。

  中衛市還在不斷提升旅遊文化內涵。近年來,中衛市創新實施以“守護黃河根脈”為主題的傳承黃河文化基因、延續中華歷史文脈推進工程,統籌推進黃河文化宣傳闡釋和推廣展示、黃河文化遺産傳承創新和活化利用、黃河印象品牌打造和推廣提升等工作,加大剪紙、刺繡、沙石畫、羊皮筏子等非遺制作技藝的傳承轉化,推出了“豐安渡”黃河古瓷、“微元素”沙石畫等“黃河印象”係列文創産品。

  中衛市委書記張利説,中衛市將圍繞建設國際沙漠旅遊目的地城市這一目標,將文化旅遊産業作為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先行區的支柱産業來打造。(完)

【糾錯】 責任編輯:姜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