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西、北、東三面為黃河環繞,與包頭市、呼和浩特市隔河相望,構成內蒙古中部區域經濟"金三角"。南臨古長城與晉、陜、寧三省毗鄰,具有對外開放的地緣優勢。轄準格爾旗、達拉特旗、伊金霍洛旗、烏審旗、杭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東勝區8個旗區,總面積8.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40萬,其中蒙古族16.2萬,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佔多數的地級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鄂爾多斯于1950年組建了行政政權,並沿用了清初推行盟旗制度時命名的"伊克昭盟"這一名稱。其范圍也由歷史上所指的包括伊克昭盟全境、巴彥淖爾盟的後套及寧夏和陜北的一部分地區,劃定為目前的區域。2001年9月撤銷伊克昭盟,設立鄂爾多斯市。"鄂爾多斯"漢意為"很多宮殿"。

  鄂爾多斯市平均海拔1000-1500米,地形西高東低,地貌復雜多樣。西部為波狀高原,幹旱少雨,是阿爾巴斯白絨山羊主産地;東部為丘陵溝壑區,礦産資源富集,水土流失嚴重;北部為黃河衝積平原,水土條件好,是主要的商品糧基地;中部為毛烏素和庫布其兩大沙漠,是鄂爾多斯細毛羊繁育基地。氣候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豐富,無霜期短,降水稀少(150-350毫米/年),且主要集中在7-9月,蒸發量大(2200--3000毫米/年)。

  鄂爾多斯市物華天寶,資源富集。有各類可供工業開採的礦産3 3種,其中探明煤炭儲量1244億噸,約佔全國的1/6、自治區的1/2,且具有高發熱量、低灰、低磷、低硫的特點,是優質環保、動力煤。2005年煤炭産量1.3億噸,居全國産煤地市的首位。黃河萬家寨水電站、達拉特電廠一、二期、國華準格爾電廠等發電總裝機容量達488萬千瓦,在建裝機容量366萬千瓦。境內有目前我國最大的世界級整裝氣田-蘇裏格氣田,探明天然氣儲量7504億立方米,佔全國的31.8%,中石油長慶公司正在進行勘探開發。探明煤層氣儲量l萬億立方米,極具開發潛力。探明天然鹼儲量6000萬噸,食鹽1000萬噸,芒硝70億噸。依托化工資源,已建成伊化和億利兩大上市企業集團。建材資源儲量大、品位高,探明石膏儲量約35億噸、石灰石65億噸、高嶺土65億噸。全市耕地面積46萬公頃,可利用草場466.6萬公頃,年度牲畜總頭數1382萬頭只以上。各種特色種養業迅速發展,梁外甘草、麻黃草和其他具有食用、藥用和保健價值的綠色植物開發前景廣闊。依托羊絨資源發展起來的鄂爾多斯集團羊絨生産加工和銷售量佔全國的1/2、世界的1/3。水資源較為豐富,黃河流經728公里,佔黃河總長度的1/7,年過境水量316億立方米。全市地表及地下可利用水資源總量23.1億立方米。

  鄂爾多斯市文化燦爛,源遠流長。從舉世聞名的"古河套人"算起,已有三萬五千年的人類活動歷史,是中國北方各少數民族最早活動的歷史舞臺。各民族勤勞勇敢、和睦相處,促進了北方遊牧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碰撞融合,創造了悠久而燦爛的民族文化。我市歷史悠久,文化特色鮮明,蒙古族風俗禮儀保存完整,是蒙古民族三大古典史詩其中兩部《蒙古源流》、《蒙古黃金史》的誕生地,是中國共産黨開展活動最早的少數民族地區之一,特殊的發展歷程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文化內涵。特別是近年來,按照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通過政府倡導、全民參與進行文化建設,使具有濃鬱民族特色、地域特徵和時代特點的鄂爾多斯民族文化更加光彩奪目,成為展示地區形象、促進對外開放、推動地區發展的獨特優勢。 鄂爾多斯市擁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有全國旅遊"四十佳"之一的成吉思汗陵園,有薩拉烏蘇文化遺址、戰國秦長城、阿爾寨石窟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恐龍足跡、統萬城、秦直道、銀肯響沙、恩格貝、泊江海子遺鷗保護區、三段地工委、延安民族學院等旅遊文化資源。這些資源獨具民族和地域特色,是發展旅遊業的巨大優勢。我市正以此為依托,加快建設成陵旅遊開發區、庫布其沙漠生態旅遊區、西鄂爾多斯草原文化旅遊區、黃河峽谷風情旅遊區、"鄂爾多斯人"文化旅遊區等重點景區,並與周邊城市合作,合力打造"北京-呼市-鄂爾多斯-銀川"與"西安-鄂爾多斯-包頭"旅遊線路。目前,我市有A級景區10家,佔自治區總量的1/6強,4A級景區2家,佔自治區總量的1/3,另外又有4家景區已達到4A景區標準,正在申報中。我市交通便利,以包神、大準、準東鐵路和109、210國道為骨幹,組成了四通八達的陸路交通網,包東高速、東蘇高速、新磴高速已建成通車,鄂爾多斯機場、呼準、東烏鐵路和城大、呼鄂高速公路正在建設。"大運輸"建設為鄂爾多斯市的發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運輸條件。

  長期以來, 由于自然、歷史、社會等方面的原因,鄂爾多斯基礎設施落後,經濟發展緩慢,曾是自治區最貧窮落後的地區之一。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八五"、"九五"期間, 我們緊緊抓住國家能源戰略西移的機遇,有效實施資源轉換戰略,制定了切合本地區實際的工作思路,推動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形成了眾所矚目的"鄂爾多斯經濟現象"。這一時期,鄂爾多斯市依托資源形成工業優勢,確立了煤炭、電力、絨紡、化工、建材五大支柱産業。實施大集團企業發展戰略,組建了鄂爾多斯、伊化、伊煤、億利四大集團,並抓住機遇促成四個集團上市,先後融資40億元,使企業跨上資本運營平臺。堅持技術創新和名牌戰略,推動産業升級,我市被列為國家級技術創新試點區域;培養出1個中國馳名商標"鄂爾多斯"和10個自治區級名牌産品,名牌産品銷售比達32%。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東達蒙古王、東方路橋、鄂爾多斯酒業集團等一批企業發展強勁。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引進重點建設項目,先後引進的準格爾煤田、神東煤田、萬利煤田、達拉特火電、萬家寨水電、國華電廠、蘇裏格氣田勘探開發等國家和自治區大項目,使之成為了全市工業經濟的重要力量。進入"十五"以來,鄂爾多斯市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極好機遇,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對區域經濟發展進行了新的構築。農牧業經濟工作中,提出了"立草為業、為養而種、以養增收,建設綠色大市、畜牧業強市",加快農牧業區域布局、種養結構、畜牧業生産方式、人口居住布局、農牧業産業化和資金投入方式"六大調整"的農牧業發展思路;在工業經濟工作中,提出了堅持"發展高起點、項目高科技、決策高水準",確立了"堅持工業立市,高起點、高科技、高效益、高産業鏈、高附加值、高度節能環保"的"六個高"工業發展新思路,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依托資源,發揮優勢,超前構築,實施"大煤田、大煤電、大化工、大能耗"四大戰略;在城市建設方面,我們堅持擴容與提質並重、大中小並舉的原則,提出以109、210國道為紐帶,以沿線旗府所在地、經濟開發區和經濟重鎮為核心,依托産業支撐,擇優、重點建設一批中心城鎮,打造城鎮發展"十字框架"的思路措施,同時,以東勝-康巴什-阿鎮為核心,打造成一個區域性中心城市。這些思路和措施,有效地推動了傳統農牧業向現代農牧業、生態效益農牧業的轉變,傳統採掘業向現代加工業、高新産業的轉變,城鄉分離向城鄉結合、統籌發展的轉變,提升了産業層次,有力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樹立了良好的地區形象。與此相適應,鄂爾多斯市在原來概括的鄂爾多斯精神的基礎上,提出了"戰勝自我、推進文明、實現跨越"的鄂爾多斯精神,這一精神成為我市各族幹部群眾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鬥志的精神支柱,也極大地激發了他們投身改革、建設家園的熱情和幹勁。在鄂爾多斯精神鼓舞下,近年來先後涌現出全國十大女傑王果香、全國十傑青年烏日更達賴、全國勞動模范和全國十大女傑殷玉珍、國家首屆"母親河"獎獲得者王中強等一批模范人物,創造了大漠通途"穿沙公路"和"沙漠綠洲"恩格貝等人間奇跡,有效提高了全民素質,顯著改善了地區形象,實現了兩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推動了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截止"十五"未,全市GDP總量突破500億元,是"九五"末的3.3倍,相當于"八五"、"九五"的總和,每人平均達到4200美元,位居全區第一位,年均增長27%,五年累計創造的GDP總量是前51年的1.9倍。財政收入突破90億元,是"九五"末的近6倍,位居全區第二位,年均增長41.9%,五年累計實現財政收入207億元,是前51年總和的2.6倍。固定資産投資突破400億元,五年累計完成926億元,超過了2000年以前全市固定資産投資的總和。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1000元,是"九五"末的2倍,年均增長14.9%,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預計達到4600元,是"九五"末的1.9倍,年均增長13.4%。三次産業比重由"九五"末的16:60:24,調整為目前的8:61:31,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發展逐步邁向良性迴圈。

  在2005年底召開的一屆九次全委會上,鄂爾多斯市在"十五"發展的基礎上確立了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與具體措施。

  "十一五"時期鄂爾多斯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自治區黨委提出的"率先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率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堅定不移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人為本,落實"五個統籌"、"六個必須",從實際出發,更加自覺地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經濟建設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和黨的執政規律,科學理性地推動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堅持集中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推進三大戰略性轉移,加快新型工業化、特色城鎮化、農牧業産業化進程,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區域經濟發展道路,實現與呼包"交替領先",將鄂爾多斯建成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的中西部地區經濟強市。

  主要奮鬥目標: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礎上,每人平均生産總值年均增長20%以上;生態環境全面改善,資源開發利用水準顯著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單位生産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5%左右;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經濟增長的品質和效益顯著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産業和區域競爭力提高,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三大戰略性轉移"初步完成,國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沿河經濟帶初步形成,新型工業化、特色城鎮化和農牧業産業化水準明顯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得到較快發展,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加強,城鎮就業崗位持續增加,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社會文明程度提高,人民生活水準達到全面小康。

  具體措施:第一,解放和發展生産力,集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一是推進農牧業發展重心向沿河和城郊地區轉移。二是推進農牧區勞動力向城鎮和二、三産業轉移。三是推進土地和草牧場向規模經營集中。四是推進農牧業主導産業集約化發展。五是推進新農村新牧區集中化建設。六是推進生態建設由分散治理向集中恢復轉變。第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集中打造國家能源重化工基地。一要集中建設大基地。二要積極培育大集群。三要引進建設大項目。四要加快推進大迴圈。五要不斷開辟新領域。第三,集中發展服務業,推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一是要做大服務業總量。二是要促進服務業結構優化升級。三是要著力解決金融瓶頸制約。第四,集中建設現代化文明城市,加快城市化進程。一是要科學規劃布局城鎮體係。二是要加快建設城市核心區。三是要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四是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第五,集中解決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問題,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一是要更加重視社會公共事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二是要大力發展科技第一生産力。三是要大力開發人才第一資源。四是要著力解決就業問題。五是要切實加強和諧社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