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拉特旗  

 

    達拉特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蒙中經濟區,地處呼--包--銀經濟開發帶及呼--包--鄂“金三角”腹地,南鄰東勝煤田和準格爾煤田,經、北枕黃河,是鄂爾多斯的大門,與世界稀土之都包頭市隔河相望。資源富集,交通便利,區位優勢突出,全旗轄20個蘇木鄉鎮,經33萬各族人民辛勤耕耘,8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處處勃勃生機。
    地貌由南至北分為:“三山五沙二分灘”,南部丘陵山區,溝壑縱橫,礦産資源富集,品種多,儲量大,品位高。有煤炭、芒硝、石英砂、泥炭、陶土等。煤儲量近百億噸,芒硝探明儲量近80億噸,居世界之首。有天然藥材60多種,梁外甘草聞名中外,蘊藏量達3000萬公斤。中部庫布其沙漠區,浩 瀚廣袤,宜林宜牧。北部黃河沖積平原區,活野平疇,是國家商品糧基地。有排、灌、林、路等綜合配套高標準農田100多萬畝。尚有待開發宜如畫樣農土地115萬畝,水資源儲量豐富,形成糧食、牛羊養殖、蔬菜、食葵、甜菜、藥材、制種等産業。優質水稻、脫毒馬鈴薯、枸杞、麻黃、紫花苜蓿等特種種植業和鴕鳥、鹿、甲魚、山雞、肉狗等特種養殖業方興未艾。農牧民重要增收來源為畜牧業。羊絨紡織,蔬菜保鮮加工的一批農畜産品加工項目投入生産,農畜産品交易市場投入使用。工業經濟形成了電力、煤炭、化工、建材、農畜産品加工等五大工業體系。總裝機容量500萬千瓦亞洲最大的火力發電廠--達拉特電廠正在擴建之中,“東達--蒙古王”成為羊絨紡織行業的知名品牌。在“呼--包--銀”經濟開發帶的大環境中構築新型工業化格局,建設優勢工業項目和五大工業園區,粉煤灰綜合利用項目、羊胎素加工項目、達電三期工程等建設緊鑼密鼓,煤液化、50萬噸沙柳箱板紙、微晶玻璃等重大項目正在爭召、王愛召三線五點的旅游業發展格局。2002年實現旅游收入1.34億元,成為達拉特旗潛力巨大的新興産業。
    達拉特旗是通達四方的交通樞紐。旗政府所在地樹林召鎮距呼市150公里,距包頭機場25公里。包神鐵路、210國道、敖德公路縱橫南北;109國道、羊巴公路橫穿東西;全旗已有17個鄉鎮開通柏油路,形成“兩橫三縱”公路交通網絡。到2002年,全旗實現國內生産總值4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4億元,在2002年國家有關經濟研究機構評價中國“西部縣城競爭力百強”中,達拉特旗排名第35位。達拉特旗景無限的投資熱土。旗委,政府牢固樹立大開放促進發展觀念,水土保持世行貸款項目,農業綜合開發、生態建設,退耕還林還草等國家級農業項目正在實施,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已落戶達拉特。自治區級開發區--樹林召經濟改革的縱深推進,為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建立了投資者服務、信息諮詢服務和服務投訴舉報“三個中心”。牢固樹立以投資者為中心的服務意識,為投資者提供良好的服務,包括公開、高效、廉潔的行政服務,完備的法律服務,統一、穩定、透明的政策服務。建立更加簡便、快捷、公開、公正與國際慣例接軌的辦事程序,以科學、規範、高效的管理體制和比發達地區更加優惠的政策,為入區企業和項目建設、生産、運營創造良好的軟環境。
    迎着新世紀的曙光,達拉特旗緊抓西部大開發的機遇,依託區位、資源和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巨大優勢,實施科教興旗、開放帶動、資源轉換、生態立旗、小城鎮發展五大戰略,加快發展信息、旅游、房地産和社區服務。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加速工業化、産業化、城鎮化、信息化進程。達拉特旗熱忱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前來投資和觀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