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風情  

    鄂爾多斯牧區蒙古族的主食是奶食、肉食和糧食。奶食,蒙語叫“查幹伊德”,直譯為“白色的食品”,含有純潔、吉祥的意思。

    奶食分食品和飲料兩種。食品主要有白酥油、黃酥油、奶皮子、酪蛋子。白酥油:把鮮羊奶或鮮牛奶裝進瓷罐裏發酵為酸奶後、用杵桿上萬次左右,即可從酸奶裏分離出糊狀的白酥油。好年景時,牛羊肥壯,鮮奶品質也高,百公斤鮮奶可提煉白酥油五、六公斤。提煉酥油是一項最繁重的體力勞動,目前很多牧民用分離器代替。

    黃酥油:把白酥油熬去水分後即成黃酥油,一般只得五成。黃酥油是鄂爾多斯的特産,味道純香,營養價值極高,是奶食中的精品。

    奶皮子:鮮奶煮熬六、七小時後,表面即成一層皮,用筷子桃起;通風處陰幹為奶皮子。

    酪蛋子:將取出白酥油的酸奶經慢火煮熬後,放入布袋,擠出酸水,再制作成碎塊狀或麵條狀,晾幹,即成酪蛋子。酪蛋于質硬,味酸,泡奶茶炒米吃,咀嚼時酸中帶有香味。

    奶食品中的飲料主要有鮮奶、奶茶、臥奶子和奶酒等。

    一日三餐,牧民早、午都喝茶。奶茶配以酥油、酪蛋子、炒米、紅糖和“寶高熱蘇格”(烙或油炸的面食品的通稱,如月餅等),或者中年再加熟冷羊肉,吃來昧美無比。

    “愛熱格”俗稱臥奶子,由鮮奶直接發酵而成,樣子很象豆腐腦,味道特殊,香美可口,夏日食之消暑解熱。據民間傳説,成吉思汗有一次在徵戰途中路經鄂爾多斯、天賜他三碗“愛熱格”。在他離釬鄂爾多斯時,挂在胡子上的奶滴了下來,此地才有獨享“愛熱格”的福分。

    鄂爾多斯地區的奶酒,因原料和釀制方法不同可分為四類:一起叫“祈格”,即由鮮馬奶直接發酵而成的酸奶,俗稱馬奶酒,這是奶酒類中最為上等的;二是“薩琳阿日何”、也稱蒙古酒,其釀造方法是把提煉過白酥油的牛、羊酸奶煮熬、蒸餾而得;色透明,味酸甜酒精度小,飲後易興奮但不易醉,但過量又不易解;三是叫“阿日吉”,即將“薩琳阿日何”再蒸餾而得,類同漢族釀制的二鍋頭酒;四是“潔日吉”,將“阿日吉”再進行蒸餾而成,質同酒精,一般人一次飲一杯足矣。

    鄂爾多斯蒙古族牧民的晚餐主要是肉食,羊肉、牛肉最為多數;牛肉一般燉著吃,而羊肉的烹制方法就較為多樣了,最有名的是“手扒肉”和“羊背子”。

    手扒肉是牧民常吃的飯食。吃法是將全羊切成若幹塊(頭、蹄、下水除外),白水下鍋,大火煮至紅肉變色即可食之。手扒肉,鮮美鮮嫩,不油不膩,容易消化。

    羊背子是蒙古族人民最佳美的盛宴。據《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定天下,大享功臣,設全羊名為烏查之宴“,説明此宴已有悠久的歷史。擺羊背子漢族同志又稱其為烏查)是把全羊卸為七大件(除去胸叉),然後白水加鹽,煮熟而食。放羊背幹極為隆重,只 有祭把婚嫁喜事和老人過壽,或親朋貴客到來,牧家才擺這種宴席。

    鄂爾多斯蒙古族食用的糧食主要有糜子米、白面、炒米和大米。吃過羊肉,在肉湯裏煮麵條,或用酸奶熬稀粥;油炸肉餡餅、牛羊肉餃子等,是喜食的面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