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
    5月11日,中共中央同意北京軍區內蒙古前線指揮所黨的領導小組《關於內蒙古自治區革委會“補&”工作的請示報告》,尤太忠任內蒙古革委會主任,增補了7名副主任、18名常委、67名委員;免去滕海清中共內蒙古革委會核心小組組長和內蒙古革委會主任職務,免去1名副主任、5名常委和37名委員。13日至18日,中共內蒙古自治區第三次代表大會在呼和浩特召開,尤太忠當選為新的中共內蒙古自治區第三屆委員會第一書記,吳濤、徐信、鄧存倫、趙紫陽任書記。通過對內蒙古自治區黨政領導機構初步調整和整頓,恢復了對自治區各項工作的領導。內蒙古的分區軍管結束。
    7月23日,內蒙古黨委和內蒙古革委會召開批陳整風動員大會,批判陳伯達反黨、反馬列主義,陰謀篡黨奪權的罪行。同時,按照周總理進行整頓的精神,對農村牧區經濟政策進行調整。9月6日至28日,內蒙古黨委和自治區革委會召開全區農村牧區政策座談會。10月18日,內蒙古黨委作出《關於農村牧區若干政策問題的規定》17條。針對“文化大革命”中極“左”思潮對農村牧區人民公社制度和經濟政策的破壞,提出了糾正“左”傾錯誤在農村牧區搞擴社並隊、沒收自留地、砍家庭副業、搞“一平二調”的“窮過渡”的歪風,提出了牧區以牧為主,農牧林結合,因地制宜,全面發展等一系列正確的生産建設方針,對於恢復和發展農牧業生産起了積極作用,同時作出《關於牧區開展階級復查工作的決定》,清理前段牧區劃階級的問題,規定了牧區劃分階級的標準和比例,起到了控制打擊面的作用。此後到1972年初,全區迅速落實了17條政策,調動了廣大農牧民發展生産的積極性,促進了生産的發展。11月18日至12月6日,內蒙古黨委召開全區農業學大寨經驗交流會。12月22日召開全區農牧業機械化會議,制定了全區農牧業機械化發展規劃。
    7月下旬,全區開展“批陳整風”運動。9月13日,林彪反革命集團覆滅。全區又開展了“批林整風”運動。

 

1972年
    1月19日,內蒙古黨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團。同時,按照周總理的指示精神整頓工業及各行各業。4月15日至5月12日,內蒙古黨委召開全區工業學大慶經驗總結會。8月13日,內蒙古黨委作出《關於財政金融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關於手工業若干問題的規定》、《關於商業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和《關於工業交通企業若干問題的規定》。提出整頓和加強工業企業管理的要求,使自治區工業企業管理混亂和經濟效益日趨惡化的狀況有所好轉,促進了工商財貿工作的發展。
    8月,烏蘭察布盟豐鎮縣培育出種性比較穩定的馬鈴薯新品種,並陸續在全國23個省市得到推廣。
11月24日至12月4日,召開全區農牧業學大寨經驗交流會。

 

1973年
    3月,成立內蒙古牧區鑽井總隊,下屬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巴彥淖爾盟、伊克昭盟4個鑽井隊,解決牧區人畜飲水問題。
    5月12日至20日,共青團內蒙古自治區第五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共青團內蒙古自治區第五屆委員會,恢復了共青團的活動。
    6月27日至7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工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內蒙古自治區工會第三屆委員會,恢復了工會的活動。
    8月18日,自治區革委會頒佈《內蒙古自治區草原管理條例》,對草原所有權、使用權和經營管理權作了具體規定。
    8月24日至28日,中共“十大”召開,由於毛主席的支持和周恩來總理的努力,一批在“文化大革命”中受排斥打擊的老同志,如鄧小平、烏蘭夫等被選為中央委員。會後,烏蘭夫被任命為中共中央統戰部長。
    9月21日至26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四次婦女代表大會召開,選舉內蒙古自治區婦女聯合會第四屆委員會,恢復了婦聯的活動。

 

1974年
    2月初,內蒙古黨委召開直屬機關“批林批孔”動員大會,要求放手發動群眾,迅速掀起批林批孔高潮。2日至11日,召開自治區工交、基建、財貿、文教系統先進集體、先進生産者代表會議,作出表彰決定。同時把“批林批孔”作為重要內容,批判所謂“修正主義回潮”。
    4月15日,內蒙古黨委和內蒙古革委會舉行萬人“批林批孔”大會。號召“迎頭痛擊否定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攻擊社會主義新生事物,妄圖復辟資本主義的反動思潮”。內蒙古的一些幫派頭目又乘機串連,策劃搞亂內蒙古局勢,另立指揮中心,否定各條戰線的整頓,密謀篡黨奪權。在內蒙古又製造了一場不小的混亂。月末,中共中央聽取內蒙古“批林批孔”情況匯報,批評了帶頭搞亂局勢的幫派頭目。7月間,中共中央再次聽取內蒙古“批林批孔”情況的匯報,嚴肅批評了搞亂內蒙古局勢的行為,控制了內蒙古動亂的局勢。
    是年,自治區林業局、計委、畜牧局、水利局及伊盟有關部門組成調查組,對伊盟6個旗縣沙化情況進行調查,寫出調查報告,制定了治沙綜合規劃,國家和自治區先後撥款300萬元,從1975年到1978年的4年間,全盟造林400多萬畝。

 

1975年
    1月13日至17日,舉行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朱德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董必武、陳雲、烏蘭夫等大批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當選為副委員長。
    1月26日至2月1日,自治區召開全區農業學大寨先進集體、先進生産者代表會議,提出“奮戰1975年,摘掉缺糧帽,作出新貢獻”的口號。決定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和牧區的草原建設。
    3月,內蒙古自治區鐵路系統狠抓整頓,在很短的時期內扭轉了鐵路運輸的混亂局面,出現了正常的運輸形勢。
    4月12日至19日,自治區召開全區工業學大慶經驗交流會,樹先進,鼓幹勁,以推動全區工業學大慶運動的發展。這是貫徹鄧小平抓整頓的思想,通過工業學大慶運動的開展,使工業生産得到迅速的恢復和發展。
    5月至6月13日,內蒙古自治區革委會主持召開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寧夏、新疆、青海八省區蒙古語文工作協作會議,成立了協作領導小組;9月17日,內蒙古革委會在呼和浩特召開全區蒙古語文工作會議;12月10日至16日,召開八省區首次蒙古語文協作專業會議,審定了急待解決的一批名詞術語、外國國名地名的轉寫法等。
   6月,自治區最大的電力揚水站--磴口揚水站擴建工程放水。
    9月19日,《內蒙古日報》以《沙漠裏大幹社會主義》為題,發表了伊盟烏審旗烏審召公社興建草庫倫的調查報告,認為這是征服沙漠的一項創舉,同時配發社論,予以推廣。
    10月29日,內蒙古黨委召開直屬機關黨員幹部萬人大會,貫徹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精神,動員普及大寨縣。會後,自治區機關及各盟市、旗縣、公社派出36 000多名幹部,組成農業學大寨宣傳隊、工作隊,深入農村牧區開展學大寨運動,整頓農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與此同時,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教育衞生戰線也開始進行整頓,因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干擾,整頓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