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一把手”走進現場話民生-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5 09:12:32
來源:內蒙古日報

包頭:“一把手”走進現場話民生

字體:

  “你好,我是稀土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高勇,請講!”

  “你好,我是稀土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徐行,你要反映什麼事?請説。”

  11月18日上午9時,儘管當地的氣溫已是零下10攝氏度,但高勇書記、徐行主任帶着7個部門的“一把手”還是準時來到包頭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受理中心。這是他們首次通過這種方式傾聽民意,解決難題,也是包頭市自10月14日實施黨政“‘一把手’走進12345熱線”新舉措以來的第六場活動。

  在短短的90分鐘時間裏,他們共接聽了123個電話,其中,在線直辦3個、當天下午辦理7個、轉辦113個,涉及物業、房産、城市治理等。

  給高勇書記打通電話的張女士激動地告訴記者:“我真沒想到高書記能接聽電話,更沒想到我反映的問題當天中午就得到了圓滿解決,真是太感謝了,這樣的領導才是我們老百姓最需要的。”

  原來,因電梯壞了幾天得不到維修,家住32層樓房的張女士與物業交涉幾次無果後,便抱着試試的心態撥通了12345熱線,結果,困擾張女士及幾十戶居民出行難的問題一下子就解決了。

  昆都侖區瑞熙佳園居民逯文清當天反映的難題同樣也得到了解決。他反映的是小區南墻外的污水井塌陷、污水外溢,不僅存在安全隱患,也嚴重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儘管他之前也打過12345熱線,並多次找過社區、住建等部門,但都是互相推諉、扯皮,幾個月得不到解決。

  10月14日這天,當他聽説書記、區長都要去12345熱線受理中心現場接電話,他一大早就把手機充好電,等待給“一把手”們反映這個情況。“接通電話的那一刻,我真是心跳加快,激動得連話也説不清,但令我敬佩的是,區委書記胡強態度溫和、語氣平緩,一個勁兒地對我説,你慢點,不要着急。沒想到當天下午3點,就把這個久拖不決的問題給解決了。”

  “這就是‘一把手’出面的效果。過去,12345熱線接到群眾的訴求電話後,我們的常規做法是,轉辦給有關部門解決,但有時效果不一定好,主要體現在一些部門的領導幹部不重視、不擔當。”昆都侖區行政審批政務服務與數據局局長劉世文説。

  針對全市各旗縣區普遍存在的這一問題,今年10月14日,包頭市政府辦公室&&了《關於印發“一把手”走進12345熱線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要求各旗縣區黨政“一把手”、市政府各委辦局“一把手”每週二上午現場接聽電話,解答政策諮詢、受理投訴舉報、回應求助建議等各類訴求。特別強調簡單訴求現場答覆辦結,複雜訴求説明情況、記錄&賬,明確責任部門、解決方案及辦結時限。

  文件同時要求,市融媒體中心對接聽現場、訴求會商、“一把手”訪談、訴求辦理過程進行全程拍攝錄製,開設《聚焦執行力12345“一把手”面對面》欄目,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和新媒體等渠道宣傳,讓群眾和企業廣泛參與,併發揮媒體監督作用,有效提升訴求辦理的公開度和透明度。

  文件一出&,在包頭市各級黨政機關和廣大群眾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人們議論紛紛。

  九原區委書記劉俊義説:“這是個非常好的舉措,它既為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提供了一條很有效的路徑,也是刀刃向內的一次自我革命,讓我們這些‘一把手’們深感責任重大,而這份責任,不僅僅是一份信任與期待,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的確,群眾的事無小事,過去之所以出現群眾訴求得不到及時解決的情況,我認為主要原因是一些領導幹部和基層職工的有解思維不足,不能找準問題出現的本質原因,現在通過‘一把手’進熱線活動,能夠自上而下有效提升各級領導的重視程度,零距離了解群眾最直接最根本的訴求和心願,這對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意義非凡。”青山區委副書記、政府區長白雲喜説。

  從路面塌陷到水管漏水,從電梯停運到紅綠燈缺失,這些困擾百姓日常生活的“小事”,在“一把手”走進12345熱線那刻起,被一一擺上&面,變成了“大事”。而最讓百姓感動的不是“一把手”回應“研究研究”,而是“現場調度、限期解決”。

  “一把手”接聽電話結束後,在原地立即開展問題會商,記者在現場看到,沒有司空見慣的“匯報成績”,而是充滿火藥味的“自我揭短”。面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來回推、始終解決不了”的積弊,各部門負責人無一推諉辯解,而是主動認領問題,坦言“履行職責不到位”。

  談到“一把手”走進12345熱線這個新舉措,東河區教育局局長高君感觸頗深,他説:“這是一次與問題較勁的效能革命,更是一次將心比心的情感共鳴。其實,當每一位領導幹部都能感同身受於百姓的‘急難愁盼’,行政效率便不再是冷冰冰的數據指標,而是帶有溫度的人文關懷。這種共情,是化解怨氣、凝聚共識最有效的潤滑劑。”

  “是啊!這個活動不僅讓我們老百姓聽到了‘一把手’鄭重的承諾,更看到了清晰的辦事進度。這種‘接訴即辦’‘接訴快辦’的作風,將民眾焦慮的‘反復輪迴’變成了心中有底的‘問題倒計時’,此舉着實重建了公眾對政府執行力的信任。”市民李國良評價説。

  那麼,如果“一把手”承諾的合理訴求限時沒有辦結怎麼辦?

  “提級督辦,我局將辦理周期長、辦理質效低、合理訴求未得到有效解決的報送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兩代表一委員’進行督辦。對履職不到位、不作為、慢作為等情形,我們梳理問題線索,報送市紀委監委。”包頭市行政審批政務服務與數據局局長郝傑説。

  統計顯示,前6期“一把手”走進12345熱線活動共接聽群眾來電615件,已辦結565件,辦結率91.87%,與未開展活動前相比,提升了14.71%。訴求平均辦理時長為4天,較以往縮短了3天。

  “不難看出,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它傳遞出一個強烈的信號:在民生問題上,政府不與群眾爭對錯,只從自身找不足。建立問題轉辦同步報備、全程監督機制,正是為了斬斷‘踢皮球’的鏈條,用制度確保群眾的呼聲不再石沉大海。”包頭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受理中心主任雲磊説。

  連日來,包頭市民熱議的一個熱門話題就是12345,人們在慶幸與感恩的同時,不免有些擔憂,這樣的好舉措究竟能堅持多久?

  對此,包頭市委常委、副市長胡蕊堅定地回答:“我們會不斷總結改進,逐漸完善形成一套民呼我應的工作制度,長期執行下去。”(記者 劉向平) 

【糾錯】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