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呼和浩特隊捧起冠軍獎盃
內蒙古“蒙超”聯賽圓滿落幕
這場在祖國北部邊疆
持續了兩個多月的足球盛宴
製造了一系列賽場內外的“熱梗”
回顧過往
誰才是“蒙超”的最大贏家呢?

贏家一:呼和浩特隊
能最終捧起冠軍獎盃
自然是當之無愧的贏家
回顧呼和浩特隊的晉級之路
小組賽揭幕戰0:2不敵烏蘭察布隊
讓不少球迷笑稱
呼和浩特“一哥”地位不保
但最終他們以2勝3平1負的成績
以C組第二晉級八強

闖入八強後
呼和浩特隊引入三名外援
先後淘汰錫林郭勒和赤峰隊
與通遼隊“會師”決賽

贏家二:來足球賽場補地理課的各位
“蘇超”被人熟知的是
“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
主打的是誰都不服誰
科普的是各地之間的“歷史糾葛”

對於“蒙超”
網友們則調侃道——
“十二個盟市,彼此不太‘熟’”
打開地圖就會發現
有些盟市之間“熟”起來
確實有難度

這或許是因為特殊的地理特徵
——
內蒙古由東北向西南斜伸
東西長約2400公里
南北最大跨度1700多公里
橫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
通遼去遼寧瀋陽的動車只要1個多小時
但要去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
坐飛機還得1個半小時
阿拉善的額濟納旗
到甘肅酒泉只有約400公里
但到呼和浩特要開車1000多公里
所以
“蒙超”聯賽讓
此前好多難得一見的盟市之間
終於碰了個面
也順便給全國觀眾科普了一下
——
原來這裡、這裡和這裡
都屬於內蒙古啊!
贏家三:贏“麻”了的各地烏蘭牧騎
“蒙超”火了
親民的票價也讓很多原本不懂足球的人
紛紛走進球場去湊湊熱鬧
也許現場看過比賽後
依舊對足球一知半解
但賽前和中場休息時的熱場演出
絕對值回票價

那都是來自各地的烏蘭牧騎(“紅色文藝輕騎兵”)
精心準備的歌曲和舞蹈
內蒙古被譽為
“歌的海洋”“舞的故鄉”
《上海産的半導體》《萬麗》
《駿馬歸來》《雲登哥哥》
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歌曲
在綠茵場上唱響

可以這麼説
足球比賽輸贏很正常
結果都能接受
但歌舞演出安排不到位
是個內蒙古人都接受不了
贏家四:“出圈”的各地美食
“蒙超”聯賽剛開賽時
各地創作的創意海報
不約而同地把各地美食招牌打出來
呼市=燒賣,通遼=餡餅
烏蘭察布=莜面,赤峰=對夾
錫林郭勒=手把肉,呼倫貝爾=涮羊肉
巴彥淖爾=燴菜,烏海=葡萄
……

當然
有很多盟市打出了不止一張美食牌
通遼就可以同時等於
抻面、餡餅、牛肉乾……
錫林郭勒也可以同時等於
手扒肉、奶茶、奶豆腐和肚包肉

同樣是羊肉
每個盟市的吃法都不同
而且
無論身在哪個盟市
都要謹慎誇獎其他地方的羊肉
悄悄提醒一下
這可是最容易惹惱內蒙古人的話喲
贏家五:熱愛足球的每一個人
當“蘇超”火了的時候
內蒙古的球迷們是羨慕的
羨慕那火爆的氛圍和純粹的快樂

當“蒙超”開踢時
內蒙古的球迷也是幸福的
因為“蒙超”的球票同樣便宜
“蒙超”的氛圍同樣火爆
內蒙古的球員們同樣拼盡全力

通遼隊的劉顏説
“當全場4萬人齊喊‘加油’時
我熱血沸騰!”
親歷如此宏大而震撼的場面
讓這名草根足球愛好者終身難忘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學苑小學的裴詩瑩
從小喜歡踢球
“蒙超”實現了她第一次現場看球的心願
“爸爸讓我拿着大喇叭喊加油
我太開心,太激動了!”
“明年,我還要看‘蒙超’!”
這是裴詩瑩的心願
也是每一個熱愛足球的內蒙古人的心願

記者:王春燕
部分圖片來自內蒙古足球協會、內蒙古體育局、
奔騰融媒、青城文旅、通達融媒、
鄂爾多斯市體育事業發展中心等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