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遼河似一條靈動飄逸的時光長卷,鐫刻着北疆的文明密碼。其中,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的哈民遺址更是鑲嵌於西遼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璀璨明珠。

哈民遺址距今約5500至5000年,是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大型史前聚落遺址,已探明遺址面積17萬平方米,發掘出房址81座、灰坑61座、墓葬14座、環壕2條,出土文物2000余件,包括陶器、玉器、石器等,還發現了大量碳化植物種子和人骨遺骸。2019年,該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讚為“西遼河文化的華彩樂章”。
哈民遺址見證了新石器時代遼河流域與中原、松嫩平原的文化交融,為中華文明“滿天星斗”起源理論提供了鮮活實證,讓西遼河的文明曙光穿越千年依舊璀璨。



製片人:馬寶軍
策劃:李琳 張青 杜屹然
統籌:汪峰 陶玲君
編導:邱俊松
報道員:張珠海 林林
新媒體編輯:陶玲君 杜利偉
供稿來源:通遼市融媒體中心
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CNC)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徐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