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期間,內蒙古自治區消費市場活力十足。據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節日期間全區重點監測的292家商貿企業銷售額同比上漲3.5%。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疊加,內蒙古各盟市提前策劃、精心組織,圍繞節日消費熱點及傳統文化習俗,推出各類特色促消費活動300余場,配套發放4000余萬元惠民消費券,共計帶動銷售額超27億元,有效激活了消費市場。各地以商旅文體多元融合為抓手,創新消費場景,打造了一批亮點紛呈的促消費活動。
呼和浩特市以“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節”為核心,聯動百家商貿企業推出“文旅+消費券”活動,發放2000余萬元惠民補貼,帶動消費超5億元,吸引游客量同比增長35%。包頭市緊抓“蒙超”聯賽活動熱點,聯動舉辦包頭汽車展、中外商品博覽會等活動,期間接待游客62萬人次,拉動商品零售額增長22%。鄂爾多斯市舉辦“煙花秀+音樂噴泉”表演,融合“暖城樂購”雙節促消費活動,吸引游客超6萬人次,帶動消費超2億元。呼倫貝爾市則結合非遺展示、文藝演出、節慶美食等元素,舉辦了兩省四地特色物産展銷會,實現旅游收入與特色農畜産品銷售額雙增長。以文塑旅、以商促融的模式,成為此次雙節促消費的關鍵引擎。
節日期間,全區各大商圈迎來客流高峰,車站機場熙熙攘攘,熱門景點人潮如織。呼和浩特中山路商圈、萬象城聯動周邊大召廣場、塞上老街形成“購物+文旅”消費集群,單日客流量峰值突破10萬人次。赤峰市橋北商圈聯動摩爾城商業體,打造“娛樂+購物”沉浸式體驗,客流量同比增長19.8%。呼倫貝爾中央街商圈聯動周邊推出數碼消費補貼活動,疊加曲藝晚會引流效應,商圈客流呈現“日間購物、晚間觀演”雙高峰,客流量同比增長32%。全區各盟市創新市場供給,推動24小時消費場景不斷延展,個性化、品質好、智能化成為消費升級的主旋律。監測數據顯示,糧油食品類、煙酒飲料類、石油及製品類同比分別增長8.5%、13.1%、4.5%。
餐飲消費人氣同樣旺盛,全區各大餐飲企業推出時令特色菜品,加大線上線下備貨量,家庭宴、喜酒宴、朋友聚餐成為主流。奶皮子月餅、草原牛羊肉火鍋、莜面、燒麥等特色餐飲門店座無虛席,日均翻&率5輪以上。各地以“紅色景區”“國風”“國潮”為主題,打造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融合的消費新場景,帶旺餐飲市場。全區重點監測的70家餐飲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5591萬元,同比增長14.9%。
為確保節日市場供應,全區各級商務部門提前部署,指導商場、超市等商貿流通企業加強産銷銜接,保證了節日市場貨源品種豐富、數量充裕。節日期間監測的品種批發價格整體平穩,食用油類、肉類、蔬菜類、水産類和水果類價格小幅上漲,蛋類價格略有下降,糧食類和禽類價格保持平穩。(記者趙澤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