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慶,在煤壁上“寫”故事-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信息發布 > 正文
2025 10/04 10:50:25
來源:新華網

這個國慶,在煤壁上“寫”故事

字體:

  “爸,國慶回不去了,硐室施工正緊呢。”9月30日晚,國能神東煤炭集團布爾&煤礦井下集控室,掘錨一隊隊長楊俊青對着手機屏幕笑着説,笑意裏藏着歉疚——幾小時前,他剛帶着掘錨一隊完成了22212輔運順槽貫通,此刻巷道深處,新的任務又在等着他們。

  時間倒回9月23日23時,22212輔運順槽工作面,掘錨機的轟鳴在巷道裏回蕩。“再加把勁!最後一米了!”楊俊青扯着嗓子喊。

  掘錨一隊生産三班班長陳薛寶攥緊掘錨機操作桿,工友的礦燈照見他滿是煤灰的臉,他堅定地説,“楊隊,您放心,肯定拿下!”

  “通了!真通了!”當最後一塊煤隨着機器運轉落下,歡呼聲一時間在巷道裏此起彼伏。楊俊青卻沒跟着慶祝,他從口袋裏掏出卷尺,蹲在地上一點點量,眉頭輕輕皺起:“偏差8厘米,剛夠標準。但接下來兩個12米硐室,誤差得壓到5厘米內,一點都不能多。”

  “楊隊,連着幹了12個小時,歇兩天?”陳薛寶揉着酸痛的胳膊問。楊俊青站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指了指集控室貼的作業圖表——燈光下,硐室的位置被紅筆圈得清清楚楚。“這是綜採工作面安裝的特種車調車硐室,早一天完,心裏就早踏實一天。”説完,他扛起工具包走向硐室掘進面,礦燈的光帶在黑暗裏蜿蜒,延伸到遠方。

  圖為支護工李雲在支護硐室頂板

  10月1日清晨,硐室掘進面突然傳來支護工李雲的喊聲:“柳隊!你快來看!這煤壁上有縫,不對勁!”正在核對頂底煤數據表的柳岸春立刻跑過去,掏出盒尺在裂縫上測量,又對着硐室口層位進行對比,臉色一下子沉了:“怕是斷層要出來了,錨索支護間距縮短為一米一排,每排支護四套錨索,確保頂板安全,不然容易垮!”

  在硐室抹角區域,柳岸春仔細觀察支護幫錨桿。“鑽機再偏5度!錨桿必須垂直扎進巷幫,差一毫米都不行!”他眼睛盯着鑽臂説道。額頭上的汗順着臉頰往下淌,滴在手裏的施工圖紙上,暈開一小團黑。施工圖紙上的抹角尺寸、支護參數正在被他進行標注着,旁邊的隊員遞過瓶水:“柳隊,歇會兒再弄吧?”他頭也不抬:“每根錨桿都拴着大夥兒的安全,我盯着,心裏才有數。”

  就這麼熬到深夜,最後一根錨桿緊固到位了,柳岸春才扶着硐室壁慢慢站起來。工裝後背上的煤塵厚得能搓出灰,手心磨破的水泡貼了塊膠布,一按就疼。可他看著剛支護好的煤壁,還是笑了,聲音有點啞:“這下好了,硐室算可靠了。”

  硐室的活兒剛收尾,10月2日的切眼擴幫就接上了。這活兒隊員們都叫“地心搬家”——要回撤橋式轉載機、二運架子這些重型設備,還得下梭車、裝三部膠帶機,10多個環節少一步都卡殼。

  機電技術員張笑東早把設備佈置圖貼在了集控室墻上,工作面安裝、回撤安全技術措施學習貫徹後,已放在集控室,只是措施內關鍵部分已經有了密密麻麻的標注,連“第2&膠帶機的吊挂葫蘆要距工字鋼邊緣15厘米”都寫得明明白白。

  “張隊,至於這麼細嗎?差不多就行唄!”有隊員湊過來打趣,他卻指着圖紙上的拐角處認真説:“你看這兒,轉載機機身寬1.8米,巷道拐角就剩2米空隙,差5厘米就卡這兒了,到時候哭都來不及。”

  果然,回撤橋式轉載機時,機身真的卡在了拐角。張笑東擠進去,蹲在設備旁比量了半天,立刻喊:“先把底座拆下來挪出去,再轉機身,利用拐角空隙慢慢調方向!”隊員們照着他説的做,拆螺栓、挂葫蘆、慢慢挪,6個小時後,最後一截機身終於運了出去。張笑東抹了把臉上的汗,指着圖紙笑:“你看,細摳着來,就沒難事兒。”

  圖為檢修工劉文禹在檢修掘錨機鑽臂液壓閥組

  10月3日凌晨3點,值班室的電話突然響了,聽筒裏傳來隊員焦急的聲音:“掘錨機電機起不來!”宿舍裏檢修班班長武力穿好衣服急急忙忙來到隊裏,抓起工具包就往井下跑。

  到了掘進面,他二話不説趴在地上,鑽進設備底部,頂板的淋水順着安全帽往下淌,很快打濕了工裝,煤塵粘在汗濕的皮膚上,把臉涂得黑乎乎的。“別慌!是接觸器觸點燒了!”他的聲音從設備下傳出來,隊員們頓時松了口氣。武力從工具包裏掏出備件,手指在線路中快速翻飛,拆舊件、接新線,一個多小時裏始終保持着半蹲姿勢。

  圖為檢修工宋永強在連接水泵管路

  當電機重新發出熟悉的轟鳴聲時,他才慢慢爬出來,扶着膝蓋揉了半天,又抹了把臉上的煤泥水,他笑着説:“好了好了,設備轉起來,咱們的保供就差不了。”

  天快亮的時候,巷道裏的掘錨機聲、鑽機聲又響了起來。這個國慶,大多數人都在享受假期、陪伴家人,而千米地下的煤巷裏,楊俊青還在核對切眼掘進工期,柳岸春正檢查切眼支護質量,張笑東對着圖紙計劃着搬家倒面路線,武力在設備旁做著日常巡檢。

  這些礦工,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只是憑着一股子不服輸的勁,在煤巷裏,用汗水和認真,在煤壁上“寫”着自己的故事——每一根精準嵌入的錨桿,每一張畫滿標注的圖紙,每一次及時修好的設備,都是他們寫給國慶、寫給保供的,最樸實也是最有力的答卷。(劉曉婷 楊子漢)

【糾錯】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