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之際,賞秋主題迅速升溫,內蒙古大興安嶺地區憑藉率先“上色”的自然風光和精心推出的系列特色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
當下,內蒙古大興安嶺的秋意正濃。由黃、綠、青、紫、赤、藍、橙等色彩交織而成的“五花山色”美景,盡數收進眼底,勾勒出一幅絢爛的北國秋日畫卷。
一支由40余輛越野車組成的百人自駕團車隊穿越層林盡染的林海,在北國秋日的壯美風光中穿行,抵達鄂倫春自治旗拓跋鮮卑歷史文化園。
深圳游客王女士説:“我們一路過來看到的白樺林都很好看,還參觀了嘎仙洞,這裡的天氣也特別清爽,特別喜歡,大家都可以來看一看。”
鄂倫春自治旗重點打造“融合之路”文旅品牌,以嘎仙洞、拓跋鮮卑歷史文化博物館等歷史文化地標為支點,串聯起北國秋日風光與獨特民族風情,形成“賞秋景+品文化+生態體驗”的特色旅游路徑。憑藉“五花山美景+民俗體驗+特色美食”的組合優勢,當地成為全國游客秋季出游的熱門打卡地。
內蒙古圖博勒國家森林公園則憑藉“唯一高速直達公園門口、唯一360°環視大興安嶺、唯一接近松嫩平原”的國家森林公園三大特色標籤,成為秋日生態旅游熱門地。公園融合馬場馳騁、鹿園投喂、峰頂觀雲海、林海品山珍等體驗,融合休閒、康養、研學等多元業態,打造“可玩、可食、可居、可賞”的沉浸式生態旅游目的地。
今年秋季,內蒙古大興安嶺精心組織系列特色活動,規劃特色旅游線路和旅游産品,重點打造“秋遇阿爾山”大興安嶺南部深度環線、“森林草原秋日漫游”大興安嶺西部經典環線、“跨兩極林海 解鎖G331無人區穿越”大興安嶺北部極致環線三條精品線路及“呼倫貝爾森林之約·大興安嶺號”森林旅游觀光列車、森林康養療愈、“林海拾秋”研學等系列産品,覆蓋自然觀光、民俗體驗、歷史探尋等多元需求,為游客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秋日旅行選擇。 (記者 李玉琢 通訊員 李立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