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車隊:“車輪”上的鹿城溫度-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5 08:55:13
來源:內蒙古日報

雷鋒車隊:“車輪”上的鹿城溫度

字體:

  扛沙袋、築堤壩、疏積水、搬物資……雷鋒車隊隊員劉宏偉的身影在河道旁和周邊的村莊裏不停地穿梭,他説:“哪有需要,雷鋒車隊的旗幟就會出現在哪。”

  8月26日,包頭市部分地區因連續強降雨出現洪澇險情。雷鋒車隊隊員聞訊立刻加入青山區幸福路街道黨工委組建的搶險隊伍,帶着物資奔赴土默特右旗抗洪一線,這是他們第二次出征。

  “這次你又來了?”

  “我到的時候,洪水非常急,已經快到小腿了,看到抗洪的同志們在堤壩上一趟又一趟地小跑,衣服都濕透了,那一瞬間,我感覺我必須得來。”劉宏偉堅定地説。

  18年來,這個建在車輪上的黨組織,以無數次參與免費送考、愛心捐贈,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以數千件接地氣、暖民心的實事,讓群眾深切地感受到黨的關懷,堅定“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

  時間回溯到2007年,那時的出租車行業,拒載、議價、不打表等亂象屢見不鮮。開了3年出租車的馬文剛目睹這些現象,心裏很不是滋味。特別是看到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站在路邊久久打不到車時,他便萌生了一個想法:要成立一個自律的組織,用規範的服務和真誠的態度改變行業形象。於是,他和高東花等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組建起了雷鋒車隊。

  初創時的艱難超出想象。60多名隊員不僅要面對同行的不解,還要承受各種風言風語。“有人説我們作秀,有人説我們多管閒事。”高東花回憶道,“但我們堅信,只要真誠,終能打動人心。”隊員們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做到拾金不昧、使用文明用語、幫扶老人孩童。慢慢地,越來越多的司機看到了規範經營帶來的好處,主動申請加入雷鋒車隊。

  雷鋒車隊黨支部的成立成為車隊發展的轉折點。在黨組織的引領下,他們創建了“四心三幫”準則——用真心誠心關心愛心對待乘客,遇老弱病殘幫一把,見路人有難幫一把,碰行李繁多幫一把。這些看似簡單的標準,卻讓出租車真正成了“流動的愛心驛站”。

  車輪滾滾,情暖千家萬戶。如今雷鋒車隊的300多名隊員、200輛出租車穿梭在包頭的大街小巷,編織成一張覆蓋全城的溫暖網絡。每年高考期間,貼着“愛心送考”標識的出租車總是提前到達指定地點;極端天氣裏,他們自發組織起來為滯留市民提供無償服務;逢年過節時,車隊會帶着米麵油等慰問品走進社區,看望孤寡老人和困難家庭。

  最令人動容的是隊員馬銘和透析老人韓永紅的故事。原本只是2023年“暖心助行”活動中的一次普通接送任務,但當活動結束後,馬銘看到韓永紅老人蹣跚的身影,毅然決定今後繼續免費接送。從那時起,無論颳風下雨,每週兩次接送老人透析從未間斷。至今已堅持180余次,馬銘也從最初的志願者變成了韓永紅老人口中的“親弟弟”。“她早就不只是我服務的客戶了,現在就像我親姐一樣。”説這話時,馬銘眼裏閃着溫暖的光。

  2022年,隨着規模擴大,雷鋒車隊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2023年,雷鋒車隊與公安機關共建義警隊伍,開啟了“巡防一體”的新模式。隊員們利用行業特性,成為城市的“移動天眼”。出租車司機曹女士自豪地説:“成為義警後,遇到情況能直接和民警溝通,我們能更好地服務群眾了。”

  雷鋒車隊配合警方追緝逃犯、排查隱患,累計提供破案線索50余次,協助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面對威脅電話,隊長馬文剛總是堅定地回應:“我們背後是組織和人民的支持!”最驚險的一次,是隊員們配合警方圍堵一名搶劫的犯罪嫌疑人,最終將其成功抓獲。

  2024年,在一次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馬文剛跟隊員們説道:“我們是建立在車輪上的黨支部,一定要深學細悟,並將其轉化為‘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實際行動,這樣才能在&&服務群眾,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讓老百姓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是可依靠、能信賴的堅強後盾。”

  18個年頭,265面錦旗,記錄着這個車輪上的黨組織成長的軌跡。從自治區“北疆楷模”到央視《焦點訪談》的報道,榮譽等身的他們最珍視的卻是百姓的認可。在雷鋒車隊黨群服務中心,馬文剛指着滿墻的錦旗説:“當老人拉着我們的手説‘你們比親人還親’時,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如今在包頭,雷鋒車隊的紅色旗幟飄在哪,溫暖就傳遞到哪。從緊急救援到日常出行,從物資輸送到情感支持,他們用最樸實的方式踐行着“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

  從一輛輛出租車到一座座流動的愛心橋,雷鋒車隊用18年的堅守詮釋着新時代雷鋒精神,在這片北疆大地上綻放出最溫暖的光芒。正如一位受助老人所説:“看到雷鋒車隊的標誌,就像看到了親人,心裏特別踏實。”這種信任和依賴,正是雷鋒車隊18年來最寶貴的收穫。(記者 蔡冬梅 郭惠超)

【糾錯】 【責任編輯:徐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