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庫布其,我們在談論什麼-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6 18:40:54
來源:新華網

當我們談論庫布其,我們在談論什麼

字體:

我們談論的,不是沙漠

是沙漠裏,長出的路

是黃沙中,挺起的脊梁

是風卷殘雲後,仍不肯低頭的綠色誓言

庫布其,“弓上的弦”

黃河“幾字彎”裏,一張拉滿的弓

曾是“死亡之海”,沙逼人退

如今,綠進沙退,人沙共舞

一場曠日持久的戰役

在沉默中打響,在堅持中取勝

  這是9月12日拍攝的正在治理中的庫布其沙漠(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我們談論的,不是一棵樹

是三代人,種下的一片林

爺爺鐵鍬挖坑,父親背水澆苗

孫子用無人機飛播

一棵,變成一萬棵

一萬棵,變成一片“海”

  這是9月10日拍攝的位於庫布其沙漠的達拉特旗光伏基地。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我們談論的,不是一條路

是劈開沙障的穿沙公路

一鍬一鎬,把連綿沙海劈開

不是征服,是縫合

縫合斷裂的生態

縫合城鄉的距離

縫合人心與希望

一條路

讓孩子走出深沙

讓光伏板排成藍海

讓牧民的笑聲

蓋過風沙的呼嘯

  這是7月21日拍攝的杭錦旗境內首條穿沙公路,建成於1999年(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

我們談論的,不是一塊光伏板

是橫亙沙漠北緣的“光伏長城”

在沙漠北緣,拔地而起

藍得耀眼,藍得沉穩

像給黃沙披上一層鎧甲

板上發電,板下種草,板間養羊

板上是光,板下是糧

光與沙,電與綠

在這裡共生共榮

不是奇蹟

是經年累月的磨礪、求索

沙漠不再是前行的阻礙

而是能源,是産業,是未來

  這是6月7日拍攝的位於庫布其沙漠裏的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我們談論的,不是一條河

是河和沙的握手言和

黃河水被引入沙地

沙海不再是吞噬,而是孕育

濕地生,候鳥歸

沙窩窩裏,養出了“海鮮”

這不是魔法

是智慧,是膽識

是把不可能

一寸寸,變成可能

  這是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庫布其沙漠中的一處綠洲(6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我們談論的,不是一個人

是敖特更花,更是千千萬萬個“敖特更花”

一位女性的22年

從“種20棵樹”開始

到4萬畝綠洲

她帶着鄉親們

把庫布其治沙的經驗

帶到新疆,帶到西藏

她説:“不是去掙錢,是去送希望”

她的腳步比風沙更堅定

她的背影比沙山更高大

  6月5日,在內蒙古杭錦旗境內的庫布其沙漠一處治沙點,治沙工人在鋪設沙柳立式網格沙障。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我們談論的,不是一次論壇

是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

十八年十屆

因沙漠而來,為綠色而聚

聯合國寫下的宣言

有中國的名字

有庫布其的名字

這是榮譽,是責任

這不是終點,是起點

這裡的人們把經驗

種進“一帶一路”沿途的沙漠

讓中國的綠,在世界發芽

  這是9月16日拍攝的第十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開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我們談論的

是“以工代賑”的笑臉

是“先建後補”的底氣

是牧民把荒沙變資産

在家門口當上股東

是“沙窩窩”變“聚寶盆”

是“綠水青山”真成了“金山銀山”

不是口號,是賬本

不是空想,是收入

是每一戶人家

都能指着一片林子説:

“那是我種的,那是我的希望”

  9月12日,工人在杭錦旗境內的庫布其沙漠裏搬運稻草。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我們談論的,不是一座城

是鄂爾多斯

是內蒙古

是70多年來

他,她,他們

在沙裏的每一滴汗、每一聲吆喝

每一趟頂着風沙送苗的腳步

是從“沙進人退”到“綠富同興”

是從“談沙色變”到“與沙共舞”

不是紙上的數據,是扎根的命運

不是機械的治理,是鮮活的重生

是一代代治沙人

把沙漠變成故鄉的模樣

  這是庫布其沙漠裏的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區(9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我們談論的,是過去

更是未來

是2030年

“光伏長城”全面落成

1億千瓦的光伏

300萬畝的治沙

380億度綠電

點亮京津冀的夜空

是鎖邊林帶貫通後

420公里的綠色長城

把庫布其與黃河隔開

是毛烏素沙地治理率達80%

是科爾沁、渾善達克

一場場“殲滅戰”全面打響

不是夢,是藍圖

不是遠方,是腳下

  這是6月7日拍攝的位於庫布其沙漠裏的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我們談論的,不是沙漠

是中國

是“三北”工程

是“雙碳”目標

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是把生態,寫進發展

是把綠色,刻進基因

不是選擇,是必由

不是口號,是信仰

  這是庫布其七星湖景區(7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當我們談論庫布其

我們在談論什麼?

是在談論

一個民族

如何把風沙變成風景

如何把苦難變成詩篇

如何把沙漠變成希望

庫布其

不只是一個沙漠的名字

是一種精神,一種答案

一條路徑,一聲號角

  在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庫布其沙漠,穿沙公路兩側綠意蔥蘢(6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它告訴我們:

只要人不退,沙,終會退

只要綠不止,夢,終會成

當我們談論庫布其

我們是在談論——

中國,如何用雙手

把黃沙寫成綠色傳奇

(毛丫 梁婷 張馳)

【糾錯】 【責任編輯: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