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阿拉善盟孿井灘生態移民示範區的農貿市場,幾張長桌、幾把小馬扎、一壺熱茶,來自該示範區的各巷道、網格的議事代表和供電、住建、國資等職能部門相關代表圍坐在一起,圍繞公共服務、城鎮建設、利益需求等話題,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流觀點。
“別小瞧這個‘茶攤議事’,可給我們老百姓辦了實事了,能解決的問題當場就解決了,不能解決的都寫在本子上,之後一一解決,我們老百姓特別歡迎這樣面對面的辦事方式。”該示範區孿井社區居民李有會感慨地説。
今年以來,孿井灘生態移民示範區以“茶”為媒,廣泛搭建協商議事&&,創新“茶攤議事”工作機制,共同協商解決轄區瑣碎事、鄰里事、矛盾事。鄰里圍坐一起,喝茶閒聊間,一件件煩心事、憂心事就此化解,打通了為民服務的“最後一米”。
“茶攤議事”由該示範區嘉爾嘎勒賽漢鎮孿井社區黨支部組織定期“出攤”,各職能部門按需參與,與群眾圍坐在一起,在茶香中推心置腹嘮家常,持續聚焦百姓關切,暢通民情民意表達渠道,激發群眾議事熱情,推動問題解決。
“以前我們也經常徵求群眾的意見建議,但一般都在會議室,氛圍也比較嚴肅,群眾很少發表意見,現在大家坐在一起,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氛圍輕鬆愉快。我們將群眾意見列入為民辦實事的清單,服務更具有針對性,工作也做到群眾心坎上了,群眾非常滿意。”孿井社區黨支部書記趙文軍説。
“以前群眾有訴求,可能也不知道具體找哪個部門,現在有了這個‘茶攤’,我們可以跟群眾面對面交流,能現場答覆的絕不拖延,需要協調的當場就記下來定好時限,相當於把‘辦公室’搬到了群眾‘家門口’,效率也提高了不少。”該示範區住房城鄉建設和交通局工作人員劉浩説。
從家長裏短到社區治理,從環境改善到文化共建,每一杯茶都氤氳着文明之風,每一次議事都凝聚着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茶攤議事”讓群眾關心的事有處説、有地接、有人管。
截至目前,“茶攤議事”累計徵集意見建議20余條,開展政策宣講、知識宣傳、協商議事等10余次,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0余個。“茶攤議事”推動“鄰里事務鄰里辦、鄰里難題鄰里解”,形成“以茶攤聚鄰里、以鄰里促治理”的良好局面,打造“抓前端、治未病”的矛盾化解新&&。
“田間地頭、農家小院、巷道網絡,這些都是和群眾交流的好地方,我們將不斷豐富‘茶攤議事’內容,通過政策宣講、民情收集、矛盾化解、文明培育等多元化實踐,不斷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讓‘茶攤議事’逐漸成為服務群眾的‘連心橋’、惠民政策的‘宣傳站’、社情民意的‘直通車’。”該示範區嘉爾嘎勒賽漢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李陸説。(記者 劉宏章 實習生 劉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