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在第41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以來我區建設高質量專業化教師隊伍相關情況。
“十四五”以來,全區教育系統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工作主線,大力弘揚和踐行教育家精神,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着力鍛造一支躬耕北疆、能力過硬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全區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
教師隊伍改革縱深推進,規模結構持續優化。創新和規範中小學教師編制配備,完善中小學教師准入和招聘制度,推進各級各類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健全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管理制度,探索實行高等學校、幼兒園人員總量管理。通過公開招聘、人才引進、特崗計劃、公費定向培養計劃等補充4.8萬餘名基礎教育教師力量。實施“銀齡教師行動”“優秀中青年教師助力鄉村振興行動”“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項目”,3400余名教師發揮無私奉獻精神,到艱苦邊遠地區、鄉村學校、薄弱學校支教。
教師培養培訓體系不斷完善,素質能力顯著提升。將加強師範院校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納入教育強區改革試點任務,推動內蒙古大學等高校舉辦研究生教師教育,推進自治區公費師範生本研銜接培養改革,構建起以師範院校為主體、高水平非師範院校參與、開放靈活的教師教育體系。建立自治區、盟市、旗縣、學校“四級”教師培訓體系,實施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名師名匠名校長培養計劃”,實施高校青年教師科研創新能力支持部省聯動試點項目,全面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全區高校引育高層次人才較“十四五”初期翻了一倍,人才培育水平不斷提升。
教師地位待遇穩步提高,職業吸引力不斷增強。全區教育系統構建起完善的教師榮譽表彰體系和選樹宣傳體系,全面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完善中小學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推進高校教師薪酬制度改革。規範社會事務進校園,大力壓減面向學校和教師各類督查檢查考核評比事項,減輕教師非教育教學負擔。在醫療健康、文化提升、生活服務、住房保障等方面,通過暖心舉措不斷增強教師獲得感、榮譽感、幸福感。(記者 劉志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