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臨河區綜治中心依託“人大代表+綜治”多元解紛機制,成功化解一起僵持近十年的信訪矛盾糾紛。
該信訪案件當事人雎某某因宅基地和土地確權糾紛,與曙光鄉政府協商近十年未果,一直信訪纏訪。一個月前,臨河區信訪聯席會議將該糾紛轉至臨河區綜治中心處理解決。
考慮到該糾紛案情複雜、矛盾持續時間較長、雙方矛盾對立陷入僵局等實際情況,區綜治中心主動啟動“人大代表+綜治”多元解紛機制,由“自治區金牌調解員”李玉蘭主持調解,同時邀請具有豐富基層治理經驗的自治區人大代表王五厚全程參與調解見證。
調解過程中,李玉蘭調解員運用“情理交融”的調解策略,聚焦矛盾核心,厘清矛盾法律關係,釋明相關政策變化;王五厚代表則充分發揮群眾威望高和熟悉鄉情民情的綜合優勢,搭建雙方當事人溝通橋梁,引導當事人回歸理性與現實。經過調解員與人大代表先後電話、微信“背對背”調解20余次,在初步達成調解意向的基礎上,又“面對面”現場調解五次的努力下,雙方當事人終於達成各退一步的調解協議,矛盾對立的雙方終於握手言和。
“作為人大代表,能為老百姓服務,看到矛盾雙方都能案結事了,就覺得‘人大代表+綜治’這個多元解紛機制十分有意義,不僅為老百姓解決了實際問題,也能幫助綜治中心化解社會矛盾。”王五厚代表在該糾紛簽訂調解協議現場有感而發道。
今年以來,臨河區綜治中心通過成立“自治區人大代表王五厚調解室”、邀請10名市區兩級人大代表成為特邀調解員等舉措,將人大代表的政治優勢、群眾優勢和專業調解能力有機融合,聚焦人民群眾司法需求,與調解員共同“問診把脈”,從情理法的角度進行法律釋明和情理勸説,讓人民群眾聽得懂、看得明、心誠服,化解了一大批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糾紛。
2025年以來,臨河區綜治中心運用“人大代表+綜治”多元解紛機制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50余件。(任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