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旬,巴彥淖爾市聖牧高科生態草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牧草業)的烏蘭布和沙漠有機種植基地迎來有機青貯玉米收割季,成片的有機青貯玉米長勢喜人,大型青貯玉米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滿載有機青貯玉米飼料的大卡車一輛又一輛交替轉運,呈現一片豐收景象。
連日來,聖牧草業的技術人員在田間實時監測着玉米成熟度,指導農機手控制留茬高度20厘米左右、切碎長度2-3厘米,確保飼料粉碎均勻,為後續壓實發酵奠定基礎。有機青貯玉米憑藉“周期短、種植密度大、産量高”的天然優勢,以及發酵後柔軟多汁、適口性好、營養豐富的特性,成為牲畜“黃金口糧”,既有效解決了牲畜越冬飼料供應問題,又減少了傳統焚燒玉米秸稈造成的環境污染,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聖牧草業今年預計收割有機青貯玉米麵積達15.82萬畝,依託烏蘭布和沙漠生態基地的規模化有機種植優勢,採用“統一品種、統一耕作、統一收割”的標準化管理模式,通過引進國際先進的青貯收割機和打捆設備,預計9月底前完成全部收割任務。收割後的有機青貯玉米經過60天的厭氧發酵過程,其營養價值得到顯著提升,其粗蛋白質含量可提升至10%以上(高於普通玉米飼料),長期飼喂能顯著提升奶牛的産奶量和奶品質量。
聖牧草業作為國家級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自治區級農牧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同時獲得了中國和歐盟有機雙認證。通過有機種植規範進行輪播和休耕,不使用農藥、化肥、殺蟲劑,無轉基因,為有機牧場提供安全、優質的有機飼草。近年來,聖牧草業通過積極探索優質飼草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系統化推進有機飼草種植基地建設,已形成“産業化布局、規模化經營、機械化作業、標準化管理”的現代有機飼草發展模式,推動了有機飼草産業向高質量、可持續方向邁進。
聖牧草業構建的“草—畜—肥—田—草”閉環有機農業産業鏈,實現了從有機種植、有機養殖到資源循環利用的可持續發展。聖牧草業構建了一套嚴謹的有機管理體系,整個有機種植與收割過程均可追溯,從源頭上保障了有機牛奶的品質與安全。聖牧草業總裁劉文光説:“有機青貯玉米飼料的質量直接關係到乳製品安全,聖牧草業通過推行全程有機管理模式,從源頭上為奶源的有機環境提供了堅實保障。這一理念也成為聖牧草業踐行有機農業、守護乳品安全的核心準則。”
目前,聖牧草業已具備年産100萬噸有機飼草的供應能力,直接解決農牧民就業2000多人,累計帶動2萬多名農牧民增收致富,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