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製造風電“超級心臟” 讓“大風車”轉動更有力-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09 15:02:26
來源:包頭日報

包頭製造風電“超級心臟” 讓“大風車”轉動更有力

字體:

  從總裝集成、表面處理到整機驗證,一站式全工序製造與驗證能力,可以實現産品全流程閉環,填補了內蒙古自治區大兆瓦齒輪箱集成及測試的空白

  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成百上千台由“包頭心臟”驅動的風機在廣袤的沙戈荒風場上齊齊轉動,將荒蕪的戈壁變成一片片“綠電”澎湃的能源新綠洲

  行駛在內蒙古遼闊的土地上,總能看見一座座白色“大風車”在藍天白雲下緩緩轉動。而在包頭,一座即將建成的廠房內,正悄然誕生讓這些“大風車”轉得更穩、更有力的“超級心臟”。

  中車戚墅堰所包頭風電傳動基地建設已進入收官階段。巍然矗立的主體車間內,技術人員正緊張調試設備,為9月底的正式投産作最後衝刺。全面達産後,這座新型綠電基地將具備每年産出800&超大功率風電齒輪箱的能力,為華北、西北、東北沙戈荒地區風電場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

  風電齒輪箱被喻為風機“心臟”,肩負雙重使命:一方面將葉片的低轉速通過齒輪箱增速,轉化為發電機所需的高轉速;另一方面傳遞輪轂葉片的扭矩,保護髮電機免受損壞。

  作為中國中車機械傳動、金屬材料兩個專業學科的建設單位,中車戚墅堰所將高鐵齒輪箱的可靠性基因深度移植至風電領域,以“像高鐵一樣可靠”的製造標準重塑被譽為風機“心臟”的風電主齒輪箱,而包頭基地將以硬核實力為北方區域風電齒輪箱生産注入強勁動能。

  基地配備了國內北方最大功率的20MW風電傳動系統測試&,這座“心臟診斷中心”如同嚴格的全科醫生,通過200噸位行車、精密清洗設備等組成的“診療系統”,對每一台齒輪箱進行全方位驗證。基地總經理徐瀚介紹:“試驗&採用獨特的雙電機設計和閉環電力系統,可同時加載、測試兩台齒輪箱,大幅提升産出效率,機械能回收轉化率高達98%,能耗僅為額定功率的1%-2%,真正實現了綠色、低碳檢測。”同時,測試&具備“CT級”監測能力,實時捕捉溫度、壓力、振動、噪聲、應力等數十項參數,完成空載、加載、超載、超速、掃頻、加速疲勞等極限試驗,精準診斷“心臟”的任何細微異常,確保每台齒輪箱在沙塵暴肆虐的“沙戈荒”環境中穩定高效運行。

  “這是內蒙古首個覆蓋‘全工序製造鏈’的基地。”中車戚墅堰所製造管理中心張振琦説:“從總裝集成、表面處理到整機驗證,‘一站式’全工序製造與驗證能力,可以實現産品全流程閉環,填補了內蒙古自治區大兆瓦齒輪箱集成及測試的空白。”

  這條落地包頭的産業鏈正持續釋放聚合效應:本地化生産顯著降低綜合成本,縮短供給周期,增強包頭市風電産業的韌性和自主可控能力,同時吸引高端人才聚集。

  目前,基地已與包頭鐵道職院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首批百餘名學員即將在十月份上崗。徐瀚&&,未來中車戚墅堰所包頭公司計劃與包頭本地職業院校簽訂長期就業合作協議,持續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預計項目全面投産後,將為包頭新增100-200個就業崗位。

  從人才培養到産業集聚,從全工序製造到全鏈條測試,包頭正匯聚起一股強大的綠色動能。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成百上千台由“包頭心臟”驅動的風機在廣袤的沙戈荒風場上齊齊轉動,無懼風沙、極寒與高溫,將曾經荒蕪的戈壁,變成一片片“綠電”澎湃的能源新綠洲。(記者 劉曉婷)

【糾錯】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