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曾以“羊煤土氣”而聞名,傳統的煤炭、化工等第二産業是其經濟支柱。然而,這座資源型城市正悄然經歷一場深刻的産業變革。近年來,鄂爾多斯市農牧局積極探索“二産帶一産,産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打破傳統産業壁壘,讓工業反哺農業,走出一條“企業獲利、農牧民得利、鄉村受益”的新路徑,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走進伊金霍洛旗紅慶河鎮的鄂爾多斯市蒙泰農牧産業有限責任公司廠區,圈舍內成群的黑驢悠閒地吃着飼料,不遠處的五星級酒店建設火熱,哈達圖淖爾湖的湖水不時飛起幾隻鳥兒,這是鄂爾多斯市蒙泰農牧産業有限責任公司打造的田園綜合體項目。該公司隸屬於大型能源企業蒙泰集團,為積極響應地方鄉村振興戰略,於2019年專門成立農牧業公司,投資建設集“綠色種植、生態養殖、農副産品深加工、威士忌酒釀造、特色文化旅游”為一體的蒙泰田園綜合體項目。通過黑驢養殖、綠色有機種植、文旅配套項目等多種形式,輻射帶動周邊農牧民增收致富。其中,黑驢養殖項目中,通過採取養殖補助、銀行貸款、購置保險、免費醫療以及保底回購等舉措,輻射帶動周邊近百戶農牧民養殖黑驢近5000頭,每戶年均增收2萬元。
據了解,蒙泰田園綜合體項目於今年入選全國“萬企興萬村”行動首批優秀案例。
在政府頂層設計和龍頭企業積極響應的雙重助力下,鄂爾多斯“二産帶一産”的模式日益多元。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轉型投資農牧業産業,涉及肉牛養殖、農文旅融合、生態農牧業等項目,形成從“典型引路”到“全線開花”的良好效應。
企業的跨界轉型投資不僅實現聯農富農,還培育出很多優質的本土産品。在烏審旗的肉牛現代農牧業産業園內,鄂爾多斯市草津養殖有限公司培育打造出高端肉牛“圖力和牛”品牌。

該公司積極嘗試對澳洲和牛、安格斯牛、本地牛、荷斯坦牛等多品種進行雜交改良,篩選優勢生物特徵。通過牛活體採卵(OPU)-體外胚胎生産(IVP)技術,有效提升高檔肉牛的育種和擴繁效率。
憑藉自主知識産權的飼料配方,該公司精準結合高檔肉牛發育特點,在飼草料選擇、營養配方等環節,形成了標準化技術體系。育種及育肥優勢的深度結合,讓烏審旗高檔肉牛在出肉率、飼草轉化率、雪花等級上有較高的競爭優勢,得到市場的高度認可。
經過多年實踐探索,該公司創建了以高端肉牛基因、繁殖、育肥技術為核心的“戶繁企育”“聯戶育肥”發展模式。公司將高端肉牛品種釋放給養殖戶,養殖戶負責飼養基礎母牛和交售犢牛,公司按照約定價格回購犢牛、育肥牛,其中每頭犢牛能給農牧民增收4000至8000元。同時飼養高端肉牛所需的牧草、青貯等飼料,在當地種植基地採購,帶動相關産業鏈1000余戶農牧民增收。
目前公司高端和牛F代年出欄量1000頭以上,年産高檔和牛雪花肉125噸,産值規模達到0.5億元。産品深受一、二線城市高端市場歡迎,樹立起鄂爾多斯高端肉牛産業形象。
下一步,鄂爾多斯將繼續深化“二産帶一産”乃至“一二三産融合發展”,讓工業的根基更深,讓農業的活力更足,讓農牧民的笑容更甜。(楊靜 王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