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歌飛渡數千里——桂林山水與蘇木山的興和之約-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28 20:28:52
來源:新華網

歡歌飛渡數千里——桂林山水與蘇木山的興和之約

字體:

  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28日電(楊騰格爾)廣西桂林與內蒙古興和縣遠隔千山萬水,婉轉的山歌卻如靈動的紐帶,跨越廣袤地域,在兩地間架起情感共鳴橋梁。8月25至26日,“蘇木山遇見桂林山水”南北民歌聯唱活動、快閃活動相繼舉行,為兩地帶來一場文化交流盛宴。

 南北旋律奏響初遇序曲

  8月25日晚,興和縣體育場內燈火輝煌。“蘇木山遇見桂林山水”南北民歌聯唱活動在廣西納娋組合與通遼市烏蘭牧騎、興和縣烏蘭牧騎的聯袂演繹中拉開序幕。他們深情演唱的《南北歡歌》,奏響經典旋律交織的美妙樂章。

  演出過程中,經典曲目接連登場。內蒙古歌手阿古達木與廣西納娋組合帶來《歌游內蒙古》《酒歌》《山歌好比春江水》《歡壯》。王鳳雲、興和縣烏蘭牧騎、通遼市烏蘭牧騎以及桂林藝術團體演繹《西口情》《天下興和》《唱起草原的歌》《只有山歌敬親人》《壯鄉歡歌》等節目。

  廣西納娋組合演唱《歡壯》。新華網 楊騰格爾攝

  在這場視聽盛宴中,內蒙古民歌的豪邁奔放如草原上奔騰的駿馬,廣西民歌的婉轉悠揚似桂林山水間潺潺的溪流,讓現場觀眾如癡如醉,深切感受到南北民歌的獨特魅力。

  音樂無界促進文化交流

  活動現場,互動環節精彩紛呈,成為連接演員與觀眾的歡樂紐帶。廣西演員向觀眾贈送象徵吉祥的繡球,讓現場氣氛更加熱烈;內蒙古演員則以悠揚的馬頭琴聲和華麗的蒙古袍展示,將觀眾帶入遼闊草原。

  8月25日晚,“蘇木山遇見桂林山水”南北民歌聯唱活動現場。新華網 楊騰格爾攝

  廣西納娋組合成員滕符巾深有感觸地説:“廣西和內蒙古距離雖遠,但音樂成為連接我們的橋梁。無論是廣西民歌還是內蒙古民歌,大家都能聽懂、喜愛。希望以後有更多這樣的交流活動,增進兩地情誼。”

  興和縣烏蘭牧騎副隊長侯靜説:“這次活動是對民歌文化一次很好傳承和發展。我們帶來內蒙古民歌,讓廣西朋友感受豪邁;廣西朋友帶來婉轉山歌,讓我們領略別樣風情。也希望興和縣烏蘭牧騎能多參與這樣的交流活動。”

  自然人文交融譜寫和諧樂章

  8月26日下午,廣西和內蒙古的演員們走進興和縣的蘇木山和澇利海,帶來別開生面的快閃活動。

  在蘇木山,綠樹成蔭、泉水潺潺,演員們深情放歌,悠揚歌聲在山林間久久回蕩。

  在澇利海豐茂的草地上,興和縣烏蘭牧騎隊員為遠道而來的廣西演員敬獻哈達。隨後,廣西演員與當地烏蘭牧騎隊員手拉手歡快獻唱,奏響一曲文化交流的和諧樂章。

  8月26日舉行的快閃活動現場。新華網發

  烏蘭察布市文化旅游體育局副局長苗雨豐&&,“蘇木山遇見桂林山水”南北民歌聯唱及快閃活動是音樂與文化的交流盛宴,它以山歌為媒,讓桂林的靈秀與興和的豪邁相互交融,在兩地人民心中種下文化交融與友誼的種子。

  興和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楊創跡説,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展示了民歌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唱響民族團結最強音,為兩地文化交流與發展開啟新的篇章。

【糾錯】 【責任編輯: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