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7%”——這個曾讓赤峰市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倍感壓力的數字,隨着全市新興領域“兩個覆蓋”集中攻堅行動的全面推進,這一數字被快速改寫,實現突破性進展。全市非公企業黨組織覆蓋率達66.78%,躍居內蒙古首位;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達60.52%,位列內蒙古第二。
亮眼數據背後有何硬核舉措?
基礎薄弱曾是赤峰市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突出難點。2025年年初,統計數據顯示,全市新興領域黨組織覆蓋率僅為38.07%。部分新經濟組織“不想建”、新社會組織“沒人管”、新就業群體黨員身份“不願亮”等問題交織,制約着全市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有效覆蓋。
今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調研組到赤峰市調研指導工作,為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把脈開方”,明確提出要突出抓好“兩個覆蓋”集中攻堅。赤峰市委社會工作部迅速行動,堅持問題導向、高位推動,召開全市專項工作部署推進會,建立起由市、旗兩級黨委副書記牽頭,組織部與社會工作部統籌指導,行業部門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全力推進新興領域“兩個覆蓋”集中攻堅行動。
攻堅第一步是摸清底數。赤峰市委社會工作部協調組織、市場監管、稅務、民政、人社等多部門進行數據比對,同時發動旗縣區工作人員開展實地摸排,逐家走訪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通過縱向摸排與橫向聯動,建立非公企業、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員“兩台賬一名冊”,梳理出符合“三有”標準的非公企業2607家、正常運轉的社會組織1193個,真正實現“底數清、情況明”。
摸清底數只是起點,實現組織覆蓋才是關鍵。赤峰市委社會工作部堅持“邊摸排、邊組建”,推動黨組織快速覆蓋。在樓宇、商圈、市場、園區和行業協會中,一批單獨組建、聯合組建和臨時組建的黨組織迅速成立;對暫不具備組建黨組織條件的,通過群團組織跟進和黨建指導員入駐,實現黨的工作“無縫覆蓋”。截至目前,赤峰市已有1741家非公企業建立黨組織,722個社會組織建立黨組織;新建65個群團組織,派駐黨建指導員335名,實現黨的工作100%覆蓋。
為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赤峰市委社會工作部建立市、旗兩級聯動督導機制,領導幹部帶着問題清單實地走訪、檢查&賬,以“四不兩直”方式開展實地檢查,既看黨建實效,也查行業履職情況,推動“兩個覆蓋”工作不走形式、不打折扣。
短短3個月內,赤峰市新興領域黨組織覆蓋率從38.07%達到非公企業黨組織覆蓋率66.78%,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60.52%,實現突破性進展。
從迎頭追趕到力爭上游,從夯實基礎到提質增效,赤峰市以攻堅之勢推動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實現新跨越。這場硬仗不僅讓黨旗在新興領域高高飄揚,也為赤峰市高質量發展注入了蓬勃的“紅色動能”。(記者 王塔娜)